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服务型”政府是对群众搞好服务,“企业型”政府是借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以农民群众为顾客,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发展地方经济。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思想、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变化呈多样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在不断加强,生产经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明显提高,对乡镇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政府干部在优化了自身科技文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必须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方面不断加强。必须深怀爱民之心、格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我们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必须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着手,在工作中,必须进村入户调查,发现群众目前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日常生活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调查农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德、家庭人员年龄结构、性别情况、生育状况、卫生习惯、就业及劳动技能特长情况、文化生活及文化结构、身体状况及就医情况、思想政治倾向、经济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学习习惯、为人处事情况、政治社会背景、子女学习就读情况、家庭经济发展方向及联系方式等,关于群众的衣、食、住、行、德这些方面是群众是否能够生存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对各级政府来说必须解决农民群众的最基本的问题,象群众住的情况来说,作为乡镇干部必须调查了解群众的住的座落、房屋的结构、生活用电情况、住宅周围的安全隐患及卫生状况(包括家庭仄所、浴室、家庭人员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及家庭垃圾处置方式)、家庭人员的人均住房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方面必须调查了解群众承包的责任田和责任山面积,经营项目、规模经营环境、设备设施及管理方式方法等;关于食的方面必须调查了解群众的油、盐、菜、柴、米、酱、醋、茶,目前来说主要是关于群众的粮食问题、饮水问题、基本燃料问题;关于经济状况方面来说必须调查了解其主要经济来源、家庭年收入和年支出情况及各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等 ;关于思想政治情况方面主要调查了解群众的心里素质、对现行政策的了解认识程度、对现行社会的认识情况、生育观念、学习观念、为人处事准则等……
通过调查了解掌握群众的情况后,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为发展地方经济,我们把调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分类汇整,把这些情况整合到一起,看是否具备在一定地域内为发展经济的能力的整体扩张,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从而真正发展地方经济,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而更加充分地最有效地搞好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地方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才能和适宜的人文环境),真正在农村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这是乡镇干部或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干部必须想到且必须做到的。
用真情对待群众,用心贴近群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工作方式转化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扩大农民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农村 建设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农村(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