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推行“责任法人”管理制度和内部市场化、工作标准化、考核制度化管理,是煤炭企业进入社会大市场以后,与市场接轨的必然选择。
4、“一项制度”、“三化”管理的形成过程
1997年10月31日**煤矿正式试生产后,正处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煤炭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极其复杂的困难。一方面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遇到极大冲击。另一方面国内经济遇到体制和结构两个比较大的调整,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同时,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党和国家推进国有企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战略决策,我矿直管单位西山矿务局于1998年1月依法改制成西山煤电集团公司,2001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抓住煤炭市场恢复性增长的历史契机,发展“大集团、大公司”的方针政策,积极打造集团煤“航母”,又由西山煤电集团、汾西矿业集团、霍洲煤电集团共同组建成立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面对新发展机遇,**矿如何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抢抓企业改制带来的各个不同时的政策机遇,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竞争力,把分散的微弱优势凝聚成率先发展的优势,矿党政班队经过认真科学地分析了企业的内外环境后,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经营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个重要原因。搞好国有企业要改善宏观环境,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但这些都不能代替企业管理,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等各项工作都必须通过加强管理这一基础工作才能实现。因此,加强管理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实现依法经营,堵塞漏洞,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只有加强管理,科学技术才能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总之,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成为全矿上下的一致共识。为此,从1999年起推行“责任法人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又分阶段,有重点对责任目标体系、责任考核体系,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改进,充实和完善,按照“分线管理,分线核算,一线一制”的总原则,推进下属单位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改革。尔后,又配套提出了内部市场化、工作标准化、考核制度化“三化”管理。可以说“三化”管理是“一项制度”的延伸和丰富拓展,是“一项制度”的具体保证措施,两者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5、“一项制度”、“三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5.1责任法人制度的主要内容
责任法人制度实施方案是本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制订的。内容主要包括责任目标体系、责任考核奖罚体系和实施监督体系三个部分。在责任目标体系中,尽可能采用定量的指标,其中经济责任指标分为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在考核奖惩方面,坚持奖惩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目标体系 包括四个方面的责任目标,①经济责任目标,主要是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的产量、质量、安全、成本、效率、精减分流、销售收入、盈亏等指标,由矿根据市场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单位实际具体确定。②法律责任目标,即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责任目标,包括对外交往中的经济担保、抵押、合同管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目标等方面任务指标,根据矿井依法治企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分解落实。③社会责任目标,即当前企业所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包括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责任等,由矿按照当地政府相关规定的目标具体分解落实。④政治责任目标,即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责任目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矿企业三化管理与企业经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