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标准化作业方面,本着“由理论向实践,由应知向应会转变”的原则,抓岗位培训、持证上岗,提高职工持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全矿上岗人员应知应会率达到95%,规范操作率达到85%以上。机关业务科室根据业务范围、工作内容对本系统内的每项工作、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标准进行准确描述,做到事事有规范,件件有标准。
3)考核制度化,就是从地面到井下,建立完善全方位的考核体系,逐级落实责任,使依法治矿和人性化管理在每个人、每个工种、每个岗位得到落实。每月由企管办牵头,对各单位的工作绩效进行检查、量化打分、奖罚兑现。全部可控的全部考核,部分可控的部分考核,不可控的不考核。
3、推行“一项制度”、“三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特别是煤炭行业出现的市场疲软、销售不畅、价格下滑、货款回收困难的不利局面,严重制约着煤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矿这样一座年轻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也不例外,唯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构建科学的企业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开展经营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适应市场,进而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近年来,我们也曾先后认真学习邯钢、海尔、海信、兖煤、新汶等先进企业经验,深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施“三条线”管理,这些学习和尝试,无疑为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积累了定贵的经验。但由于学习的往往是局部经验,企业之间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加之企业中还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落后管理方式,以及两个文明建设认识和发展上的不均衡,百倍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难以达到管理科学化的目的。实践证明,企业要改革,要实现管理科学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必须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尊重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尊重企业管理的整体性去探索和创新,“以创新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求突破,靠管理求发展”,才能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在如何实现管理创新上,我们认为,绝不能仅仅在形式上求改变,打破常规,而关键是在内容上要充实、要丰富、要切中要害,注重结合;在举措上要得力,力求具体、可行、有效和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管理要创新就必须从企业整体的高度着眼与入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必须克服过去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水流到头。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企业管理“整体性”的正确认识,并抓住任何工作要在“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这一指导思想,才确定了对矿井“两个文明建设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的“责任法人”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三化”管理工作思路。
3)内部管理主要沿用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其弊端如下:一是不能使各经济主体之间直接发生横向经济往来。服务与被服务双方之间是行政指令的关系,不仅浪费人力,还往往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指挥。更重要的是服务与被服务单位之间不能互相制约;二是“水平法”确定的承包基数不尽合理。各单位一旦最初的承包基数不合理,以后承包便都建立在不合理的基础之上,往往形成鞭打快牛,保护落后的情况,限制了各单位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三是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领导“说了算”,容易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同时,领导干部自己也陷于繁杂的事务圈子和各种矛盾的漩溜之中,终日忙得不可开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企业更重要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四是容易造成制定计划目标与责、权、利脱节,有计划无责任,或者只有责任而无权无利;五是长期以来“人治大于法治”,加之各项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在企业管理中仍比较突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变好,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变坏;六是行政管理往往使内部考核检查形式化。这些弊端,通过推行“一项制度”、“三化”管理,可以得到有效克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矿企业三化管理与企业经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