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康“绿色文化”在陕西乃至中国文化格局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在陕西整个文化格局中,陕北是以革命文化为主旋律的“红色文化”,关中是以帝王皇权文化为基调的“黄土地文化”,陕南则是以自然和谐为特色的“绿色文化”。绿色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和谐、和平、祥和。传说中的女娲,造人补天,反对战争,是人类早期采摘文化、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转移过程当中,母系社会末期的一个领袖,一个代表,是早期母系社会中华民族的人之初祖。她身上所具有的聪明、勇敢、勤劳、无畏,宽容、团结、善良、柔和的美德,集中了母系社会女性领袖母仪天下,由女性来统治世界、管理社会的一切美好特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原始、最集中的发端。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不光是我们安康的、陕西的,也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而是全世界的。这是我们的先民世世代代口说心传,延续下来的精神的东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安康“绿色文化”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根本所托、关键所在。
就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来说,中华民族的四个重大的发展转折都可以说是从陕西开始的:第一是采摘文化向农耕文化发展,即母系社会形成时期,代表人物是女娲,在陕南。第二是父系社会正式确立,形成中华民族基本格局的,代表人物是黄帝。第三是正式确立封建社会形态和封建文明的,是秦始皇。这二者都在关中。最后,彻底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在陕北。这样说来,陕西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开端,在中华文明史和文化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四个伟大的历史开端中,我们陕南、安康就是中华民族发端之初母系社会这一漫长历史阶段先祖们的重要活动地,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由女娲精神衍发的“天人合一、善待生命、勇于奉献、艰苦创业”的思想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沿续发展,再融入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丰富深厚的历史沉淀、绚丽多姿的民间文艺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进而形成的安康“绿色文化”,不光是安康的对外名片,更是陕西重要的文化资源。陕西有陕北革命文化的光辉历程,有关中封建文化的丰富土壤,再加上陕南尤其是安康绿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其文化的深厚度和影响力,其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富集程度,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可比拟的。把这一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建设好、利用好,无论是对旅游,对社会发展,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安康的“绿色文化”在整个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格局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将是人类生活的主题;绿色文化,将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先锋力量。安康以绿色环境为基础、绿色产业为依托的绿色文化,必将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三、安康“绿色文化”的资源状况
安康,居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赋予了安康极具个性的奇丽文化的同时,又使这里的文化更富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其在接受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之后,一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固有传统,一方面吸收接纳外圈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地改装组合,为我所用。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成为安康文化最基本的特征。
安康的文化历史深厚,绚丽多彩。既有女娲、鬼谷子、怀让、“三沈”等人文资源,又有汉剧、民歌、社火、花鼓等民间艺术;有陕青茶、金钱桔、茧丝绸等传统品牌,又有子午道、太极城、擂鼓台等历史名胜。这些既是安康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又是我们今天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安康“绿色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保护、利用和依托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不同资源的功用和特色,树立安康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壮大自身力量,寻求价值“卖点”,使其对内成为我们的一种凝聚力,对外成为我们的一张“名片”,构成安康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既为它造势,也为它装点形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浅谈安康绿色文化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