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企业破产的出现,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产生。当股份制在注册会计师的维护下得到充分发展时,又反过来推动了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完善,早期的民间审计从业者往往来自于内部审计队伍,并受到内部审计技术的影响。民间审计的产生,表明三元结构审计体系的形成。现在,民间审计已成为一种发展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手段,并影响着公众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传统的详细审计侧重于业主的资产保全并满足某些信用目的,那么,现代占居主流的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则侧重于投资的效益以及对财务信息的公证。不可否认,民间审计虽然坚持超然独立立场,强调中介地位,但它的潜在社会功能是维护大众利益(含数量巨大的投资者、债权人、潜在投资者以及国家公共利益等)。民间审计是针对财产所有者需要产生并成为维护其经济利益的手段,它保持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共有的属性,并实现着相同的目标。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在不同领域各自独立的发展,其工作目标通常与其对应的服务对象的工作目标相一致,在一些不存在统一审计体系的国家中,人们对随着不同社会需要产生的上述三种各自为政审计形态习以为常,很少去考虑重新建立具有紧密型结构的审计体系问题。因而,在许多国家也就不存在为审计体系设定统一目标的现象。我国恐怕算是通过行政与法律手段建立统一审计体系的少数国家之一。1988年11月30日以国务院令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是包括国家审计、民间(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三项内容、涉及审计组织体系建设的权威性文件,它表明我国政府在审计制度初创时期为完善计体系而作出的努力。但该文件以及许多审计论著中均不同程度提到三种审计产生的条件或背景,却忽略了对国家建立一审计体系目标的讨论,这不能不是一种缺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审计体系的总体目标是维护财产所有者经济利益,实现对代理人经济权利的有效制约,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国家审计主要是维护纳税人利益,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含延伸到国有企业的监督),以实现经济过程民主化;民间审计主要是维护投资人利益,对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验证,防止虚假信息造成资本市场混乱;而内部审计主要是维护本经济主体中投资者的利益(注:目前,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归由企业经营当局领导,成为一种管理的控制手段,这是管理者为维护所有者利益并履行自身责任而采取的措施。在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代表投资人利益的情况下,使内部审计归属经营者领导有助于其依法并按约定维护所有者财产的安全性。),实现内部控制,保证管理者职能的顺利履行。不同的审计主体受不同的所有权支配,并服务于该所有权,巩固了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而促进了各有关利害方的关系协调和结构稳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论审计体系的目标设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