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元化解释视角对管理会计变迁研究的启示
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传统管理会计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便面临重重危机,管理会计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只有被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克服其理论与实务脱节的严重弊端。而不同的解释视角(方法论)则为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拓宽了思路和空间。透过这些不同的“放大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变迁的历程以及变迁中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而对管理会计实践有全方位的理解,增进理论与实务之间的相关程度。
近年来,国内对管理会计(实践与变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西化和多样化,从初期对概念、工具的简单介绍和引进到目前大量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 案例研究来揭示管理会计问题,然而,形式上的丰富并没有从实质上缩小与西方管理会计学界存在的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解释视角或理论基础的单一和薄弱。就案例研究而言,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模型,而国内大多数的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潘飞,2008),不能很好地从理论高度(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理论和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外系理论的结合)来总结归纳,更谈不上借鉴跨学科的知识先形成假设或推论,然后再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来加以验证了。目前,国内是以“实用——解释”和/ 或“批判——社会经济”视角作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指导的,在数量和成果上都还非常有限,与西方形成了较鲜明反差。
Burns 和Vaivio(2001)在展望管理会计变迁的未来研究方向时指出,以下三个方面是重点考察的领域:一是变迁的本质——激进还是渐进(revolutionary orevolutionary),变迁过程中的动力、阻力来自何方;二是变迁的逻辑——线性还是非线性(linear or nonlinear),服务于功能性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率,抑或是组织内部的政治性活动,以满足权利分布和调和冲突的需要; 三是变迁的管理——基于对本质和逻辑的认识,应该由组织的高层来强加变迁,还是授权于基层领导和员工,由他们来主导变迁?进行管理会计变迁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且回报丰厚的任务,因为必须借助跨越学科边界的广阔视角,才能对现象分析出有洞察力的创见性成果。而真正富有价值的成果对当前相对“沉闷”的管理会计研究而言,贡献也是巨大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巧根.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2] 潘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5).
[3] 赵莹.管理会计变化的制度研究及其理论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 张林. 西方管理会计变更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8,(10).
[5] Otley.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Management Accounting:Achievementand Prognosis[J]. 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 Society. 1980.Vol.5.
[6] Burns & Vaivio. Management AccountingChange[J]. Management AccountingResearch. 2001.Vol.12.
[7] Johnson & Kaplan. Releva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Accounting[M]. Boston: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 1987.
[8] Burns & Scapens. Conceptualizingmanagement accounting change:aninstitutional framework. ManagementAccounting Research[J]. 2000.Vol.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管理会计变迁的多元化解释与研究启示(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