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探讨(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恶意透支、欠帐、伪造,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信用卡恶意透支。这里除了持卡人本身道德、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银行自身管理疏漏原因外,我国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用资料的采集、资信评估、共享机制不够健全以及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不够严厉,都是造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主要原因。

2、缺陷的原因

   在中国大陆,贷记卡发展较为缓慢。现在大陆的绝大多数信用卡是准贷记卡和借记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公认得主要原因有:

  (1)缺乏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制约了各商业银行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2)各商业银行普遍缺少经营信用卡业务的组织、运营、市场管理和客户管理经验,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顺利开展。

  (3)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到位,特别是在循环信贷管理和呆账核销等方面、银行卡标准的统一方面、全国范围的银行卡联网方面、银行卡立法方面等。

  (4)社会大众"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习惯与信用卡"贷款消费"理念的冲突等。

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策略

1、监管理念及监管方式面临改革

   银行卡业务发展具有独立性,要求经营上独立运行,财务上独立核算,组织上自成系统,各行成立独立运作的公司性机构的趋势已经形成。银行卡业务经营上具有高收益但伴随着高风险,经营对象涉及个人和机构,经营币种包括本币和外币,使用地域包括国内和国外,经营者既有中资机构也会有外资加入。这种情况要求在行业监管上与银行卡业务性质和发展规律相适应,对监管理念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监管形式是一个挑战。

  监管部门将会调整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理念。银行卡业务突破了传统银行范围,其业务风险表现在持卡人的信用风险、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以及不法之徒的欺诈风险。这些风险在现有的监管方式——现场与非现场检查中,不能完全在检查内容中体现出来,需要设立新的数据指标和业务评估体系,要求在监管理念上跳出原有的范围,深入到更广泛的领域。

监管部门会相应变革监管方式。在传统业务不断转化、银行业务细化、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按机构监管的形式将面临较大的考验。监管部门应考虑对银行卡业务、网上银行等实行机构监管与专门业务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在不改变原有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业务监管机构的形式,以原有模式进行总体监管,以现有形式进行专业监管,重点以后者为主。二者相辅相成,将形成监管的有效模式。

2、个人征信系统的全面启动

(1)中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已经起步。

1999年,上海成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公司,将上海个家银行所采集的个人金融信息作为原始资料加以集中,再经过分析,形成个人信用资料。据悉上海已有360多万市民拥有了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了上海市民的“经济身份证”。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系统的规范社会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于今年2月1日开始设施。这是国内首次以政府令形式分布的、并首次为个人信用征信定规的政府规章。这样通过诚信体系建设,覆盖上海全市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经对上海地区的恶意欠费等失信行为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阻”的信用惩戒氛围。目前,新版的“市民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上海分行以及上海银行试点运行。该征信系统将从-600分到1700分共设立7个评分等级,即从A级到G级。A级信用评分最高,在商业银行看来,这一级别的客户信用最好,可以享受VIP资格。随着分数减少,信用等级也会降低,G级表示客户的信用较差。对于在旧系统中已经被评为信用不良者,信用公司将根据情况将他们划分为H级和I级即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拒绝这样的申请人申请信用卡的请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探讨(5)在线全文阅读。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探讨(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cjjr/725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