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拉丁美洲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源探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④金融市场制度再次使证券市场占据了中心地位,这种制度的恢复意味着金融市场特有的运转方式会孕育与其相对应的危机。这类危机产生于金融领域,然后随着各种机构,特别是随着银行经营状况和脆弱性程度而向经济的其他领域蔓延。由于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往往存在羊群效应和不同程度的“金融泡沫”,因此,初级证券市场上产生的动荡很可能向衍生市场蔓延,并可能蔓延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
  (2)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一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加深后,外资可能大量流入该国银行体系,促使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尤其是银行的对外负债增长更为显著。自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金融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它的规模大约远高于真实经济的实际规模。在一些国家,以银行对外负债形式流入的资金绝大多数投资于国内市场,导致银行体系外币净负债上升。特别是当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时,大规模资本流入使银行的流动性出现大幅度摆动,银行贷款膨胀和收缩时期交替出现,引起影响全局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经济过度发展的直接后果更是造成了世界经济财富价值体系的极度扭曲。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使得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严重脱节。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经济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大量的纯粹的“虚拟”的金融资产近年来无节制地增长,结合整个世界真正物质生产地停滞和下降,已使金字塔严重变形、失真,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金融全球化增加了本国金融市场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一方面,外国资本的流入和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大量参与,潜在地加强了资本流入国与国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导致二者的相关性明显上升。从国内金融市场与主要工业国金融市场波动的相关性来看,近年来,主要工业国金融市场对资本流入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显著上升。另一方面,本国金融市场与周边新兴金融市场波动呈现同步性,遭受“金融危机传染”侵袭的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外资流入周期及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其金融市场表现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投资者把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视为一个整体,同时从上述市场撤出资金,导致其同时崩盘。
  2.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战略不合理。拉美战后长期推进高速的、工业化为导向的现代化进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部门之间发展比例失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会使比例失调的深层次矛盾累积过多并最终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先后选择由国家干预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来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整个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拉丁美洲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制约,进出口贸易低迷,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为此,拉美各国开始有意识地推进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并取得了长足进展。耐用消费品生产的扩大,使拉美国家更多地增加设备和中间产品的生产,这类生产的扩大又推动了拉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这类产品一般都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特征,又使得拉美国家增加了用于引进国外技术、购买外国许可证、专利和聘请外国专家的费用,对资金的需求和对进口的需求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基于这种客观需求,拉美国家在对待外资和进口的态度上也开始有所改变,对待外资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即在基础工业和战略部门中继续加强国有化的趋势,而在新兴工业部门和技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部门则采取较为优惠的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这一政策导致了工业部门中两种相反的变化:在基础工业和能源部门中国家资本得到加强,这类部门一般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所必不可少的部门,出能源部门以外,期于部门都是赢利较少,或者资本投入大、见效慢、收益较低的部门;在新兴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得到迅速增长,这类部门一般收益率高,盈利大。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直接投资和信贷两种方式流入拉美的外部资金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资金短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与此相对应,对进口也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政策,各种限制减少,进口系数逐渐回升。在进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进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工业部门生产经济发展必需品的进口比重越来越大,进口替代对进口本身的依赖不断加强,可拉丁美洲的出口却依然没有摆脱增长缓慢的趋势,出口系数持续下降,出口增长速度慢于进口增长速度,也低于同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加剧。为了保持进口替代进程的持续深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贸易逆差扩大的情况下,外部资金的作用日益突出,而且拉美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资的这种依赖性几乎同经济增长同步加强。这种外资依赖型的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结构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经济损失十分沉重,国际收支急剧恶化,这些国家不得不在放慢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伴随着这一时期发展战略调整而产生的另一个变化是拉美各国普遍走上了借债发展的道路,过高的外债、不合理的外债结构以及对外债的使用不当,又造成拉美国家陷于借新债还旧窄的恶性循环之中。在依靠外资不断流入维持经济活力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随外资的断流而失去增长的活力。拉美各国虽然意识到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的严重性,并对经济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但是,由于债务和高通货膨胀并存,这种调整不得不同时兼顾短期和长期、应急和战略性的两种目标,其中短期调整以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为目标,因此这类调整不可避免地具有紧缩性质,长期调整则将有选择的进口替代和面向出口工业化相结合,保持工农业的平衡发展作为目标,因此这类调整又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张性质。由于长短期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他们之间又相互制约,所以至今在许多国家经济调整收效不大,调整任务依然艰巨。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和经济调整政策的低效性成为后来滋生和爆发金融危机的温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拉丁美洲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源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

拉丁美洲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源探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cjjr/556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