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由于近几年我国的物价水平普遍处于上升状态,因此又产生了比较科学的后进先出法。由于个别计价法的适用范围小,加权平均法的作用又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所以我们重点对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加以分析。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它的优点是存货成本流动比较接近于实际的货物流动,期末结存商品价值比较符合物价变动趋势,也使管理人员不能随意操纵收益变化,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以最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他的优点是较好地使接近当期的成本与当前的收入相配比,从而计量的营业收益较为真实。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余额按最后的进价计算,使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期末存货的帐面价格反映的是最后购进的较低的价格,对于市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的产品,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能抵御物价下降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消除了潜亏隐患,从而避免了由于存货资金不实而虚增企业帐面资产。这时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库存物资保持一定余额的条件下,帐面的存货计价永远是最初购进的高价,这就造成了存货成本的流转与实物流转的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处于不断上涨趋势的商品。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材料的单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格,而企业期末存货的帐面价值反映的是最初购进或发生的存货价值对物价呈上涨趋势的产品在计价上持稳健态度这样企业的经营利润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这时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使早期的低成本与现在的营业收入配比,使毛利虚计,这样势必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企业较高盈利水平假象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潜亏因素,留给企业无法消化的历史包袱,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采用哪种存货计价方法,要视价格变动趋势而定。从谨慎的角度出发,宁可选择少计期末存货价值,高估发出成本的方法以便保证企业的存货重置能力,确定企业的真实利润。
2、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现价值补偿。长期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一直采取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忽视了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及物价上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行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定某些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谈财务管理中谨慎性原则及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