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得到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会计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一是我们组织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枷耄?侔臁癢TO”知识讲座,学习了朱镕基总理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构筑牢固的会计职业道德防线,使所有的业务人员能够成为一名诚实守信、依法理财的合格会计人员。二是针对进去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全面学习有关制度、办法,并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寻找差距,修改和完善各种内部核算、控制制度,保证核算资金的安全与完整。三是开展技能比赛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为解决核算人员业务不熟,操作不精的问题,定期开展会计业务知识考试,账务处理展评和微机操作演示比赛,推选优秀柜组,树立学习榜样。
六、正视存在问题,积极寻找对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个别单位思想上重视不够,致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上产生脱节现象。一些单位虽然账务已交到会计核算中心,但是单位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及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则出现无人负责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单位片面认为单位会计岗位已取消,单位内部不需要进行财务管理与监督,碰到财务检查,就让检查人员到会计核算中心来查账务,单位预算管理底子不清,忽视了内部的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有些单位原有的固定资产底子不清,固定资产与实物无人保管和登记,一次次的固定资产清理,报来的底册,一次与一次不同,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很大,查不明原因,造成会计中心账务无法进行调增调减。再就是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上级部门调拨或配置的资产,如计算机、小汽车等,会计中心没有接到调拨文件,更不能对其进行账务处理,致使账实难以相符。
(2)如何提高会计人员与职业判断能力,保证帐实相符方面有待加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会计人员在公开、透明的运作环境下,对所有预算单位的会计业务,按照统一的财务制度和规范的核算程序进行核算,完全能够做到账证、账账、账表相符,而要做到账实相符,则相当困难。预算单位报账时,对于是否发生了此笔业务,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心中无数,只能依据单位报账员提供的单据是否规范合法来判断,只要单据合规有效,手续齐全,不管单据上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中心人员都必须给予核销。
(3)现行的财务制度与各单位的实际之间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的财务制度中费用报销的标准,大多数制定于八九十年代,有的开支规定不够具体,有的标准偏低,同当前的经济水平和实际情况有着差距。例如差旅费标准、住宿费、出租车费报销等等;二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我县财政十分困难,单位的公用经费预算很少,几乎没有。为了搞好工作,一些单位出现挪用、拆借专项资金的情况;三是会计档案管理难以连续、完整的保管。由于实行集中核算前,会计档案保留在原单位,自2001年实行集中核算后的会计档案却保留在会计中心,一方面造成核算中心的负担,另一方面各单位查阅也不方便,造成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不完整,前后缺乏连续性的状况。
(4)不利于会计其它职能的充分发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专职会计人员与单位接触少,不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只强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弱化了会计预测、分析,决策等其他职能,使会计这一领导的参谋没有了用武之地,不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2)在线全文阅读。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