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会计集中核算是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工资统一发放改革,政府集中采购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我们两年多来的实施情况看,运行较为平稳,进展比较顺利。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县县直机关自2001年正式运作,至今经历了财务移交、业务试转、人机并行、调整柜组、规范操作五个阶段。在运行初期,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会计业务和电算化知识的集中培训,面授2500多学时,使26名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会计电算化技能。到2000年5月份,全面甩掉了手工记帐,账务处理的规范化、统一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我们又根据实际修订完善了会计岗位职责和各项制度(从单位报账到审核及业务流程、资金管理、电算化操作等)。并对单位报账员进行适时的业务培训,要求每位工作人员严格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来操作,坚决纠正了过去那种账户设置乱、银行开户乱、会计档案乱的“三乱”现象,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人事权、管理权、考核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有效地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杜绝了过去那些假发票、假报表及假账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单位不顾财经法规违规列支的现象,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工作,能够依法大胆地抵制一些违规行为,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会 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对报账单位合理、正常的支出,凡票据正规,手续完备的,及时办理资金结转报支手续。对不合理,不合规的票据,则坚决拒付,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以严格支出管理,保证每笔资金都能按预算、按项目使用,从根本上杜绝了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由于按月向单位报送会计信息,向政府报送收支报表和单位资金结余情况,既避免了一些单位无限度向财政伸手要钱的现象,又为政府合理调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强化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通过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来看,财务监督乏力现象不能不说是一项重要因素。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过程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成现在的“阳光作业”,由于会计监督作用的阵地前移,使各单位的收支都通过会计中心的账户进行核算,在中心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一些单位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遏制。这样,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许多单位经常事先询问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或者有关具体会计事项的审批权限和办理程序,把一些不合理的财务支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不合理,不合规支出,使得假票等违规现象日益减少。据统计,几年来核算中心对纳入县直机关核算的117个单位先后拒付不合理开支****笔***.**万元,纠正不合规票据****张***万元。
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单位取消了原来的会计岗位,所有的账务核算交由会计中心、各单位只保留1—2名报账员。降低了行政成本。据统计,纳入县直机关集中核算的单位原有会计人员256人,现在会计中心的会计核算人员只有24名,极大地降低了核算成本,况且,我们以服务核算单位为已任,按照有关规定和单位业务需要,除办理正常业务经费外,还为单位单独开设基建、专款及事业费明细账套18套;又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了审批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满足了单位的需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在线全文阅读。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利与弊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