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乡镇企业带动型城镇。我们针对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布局分散、机制退化等突出问题,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调整结构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实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调整结构主要是优化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彻底改变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模式;强化优势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向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集中,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是依托沙石资源优势,构建了预制建材工业园区;二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构建服装纺织工业园区;三是依托资本积累与流动优势,构建了酿酒经济园区;四是依托汉江水土优势,构建新奇特果蔬产业化园区。其中前3个园区集中于镇区,占地面积为镇区面积的一半,构成了小城镇的主体框架。2001年3区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镇乡镇企业产值的75%,占镇区乡镇企业产值的95%。枣阳市吴店镇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21家镇办工业企业和11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进入小区,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初步形成了机械、纺织、化工、造纸等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去年区内工业产值达4.8亿元,在全镇工业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谷城县石花镇是鄂西北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石花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大力实施“兴工强镇、科技兴镇、建设名镇”的发展战略,使石花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他们先后筹资过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占地40亩的综合农贸大市场;扩建了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兴建了一栋可容纳300余人住宿的宾馆;架设了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兴建了一栋电讯大楼和一座高达68米的数字程控电话塔,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由4000门增加到20000门,在原电视差转站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个有线电视台,可同时转播24套节目;兴建了一座容纳500余人的县二级汽车客运站,日客运量达1.2万人次;在镇东、中、西出口兴建三处景点,4条主要街道安装路灯350盏,硬化路面188220平方米,主干道硬化率达98%,修建排水管道12950米。兴建水冲式公厕15座,购置环卫车辆3部,增设果皮箱400多个,并已建成了绿化、市场、学校、医疗和文化设施,城镇的服务功能日辏完善。城镇建设的发展带动了石花镇经济的振兴。目前,该镇依托城镇创造的良好环境,兴办各类大、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初步形成了纺织、蓄电、机械、化工、冶炼、电子、建筑建材、彩印装璜、水泥、家具、造纸等行业,产品高达1000多个品种的发展格局。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财政收入2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现石花镇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先进镇”的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在小城镇兴办工业小区150多个,其中省级小区10个,国家中西部合作示范区1个,70%左右的乡镇工业企业集中在小区,围绕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组资产15亿元。目前,全市有8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存量70多亿元,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6.2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6%,乡镇企业上缴国家各种税金4.5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25%。乡镇企业作为产业建设的代表,最先根植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小集镇,撑起了城镇的骨架,小集镇又通过乡镇企业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发展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互为反哺,带动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三、旅游带动型城镇。吴店镇是一代明君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从西汉末年建镇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我们注重发掘千年古镇这一历史文化底蕴,发挥高起点规划的龙头效应,带动城镇高品位建设。“白水遗龙种、春陵郁帝基”,白水文化渊源流长,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充分利用白水历史文化优势,在规划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将经济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相结合。在滚河桥北规划了工业小区、商贸小区、肖湾农贸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经济功能区。同时,把与城镇紧紧连接的白水寺风景名胜旅游区作为文化功能区,并在建设中突出帝乡人文特色,再现“龙飞白水”的历史风貌;二是注重古镇遗韵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对桥南老城区,加强了仿古街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仿古建筑的图纸设计,并对古建筑较多的老东街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拆建古建筑。形成了“青砖码头墙、红梁花格窗、飞檐琉璃瓦、家家开店堂”的古建筑风貌。在桥北商贸小区、瑞春园居民小区,大力推广新颖别致、风格独特的建筑模式,精心设计出一批庄重典雅、气势恢宏的欧式建筑式样。使整个城镇新老结合、动静结合,凝固的诗句与跳动的音符交融,既保持了浓郁的古镇韵味,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年仅旅游门票收入就达50多万元。枣阳市太平镇走的是“旅游促贸”的发展路子。他们以唐梓山被确定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和“道教圣地”为契机,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唐梓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同时他们又开发了旅游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莲花堰湖水风光、镇人民广场等旅游景点,使唐梓山—莲花堰—旅游农业科技园—人民广场,紧紧围绕省道,一脉相通,如金线穿珠,构筑了旅游黄金开发带,形成了边贸经济大动脉和边镇大旅游的格局。每年三月初七唐梓山旅游节期间,吸引鄂豫两省十多个县市的15万游客,年旅游贸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拉动了边镇商贸的大幅增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城建环保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2)在线全文阅读。
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