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开篇就设置下的悬念在此终于揭开谜底,而对于这个陌生男人原来就是迈克,读者也会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倒叙“我”儿时与迈克共度的美好时光时,作者其实早已埋下了小小的伏笔——迈克吃饭时“喜欢把果酱涂到面包上”,而“我”走进厨房时就正好看到迈克背对着在那里往面包上涂番茄酱。也正是因为迈克的再次出现和我们之间的再次相遇,才引发了之后“我”与他之间发生的种种,以及由此导致的“我”对于他,对于爱情,对于婚姻的一系列心理和情感的转变。
在《荨麻》中,门罗在故事讲述的最后,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没有给出令人感到遗憾惋惜的不完美结局,而是以一种相对开放式的结构,以一种“顿悟”的方式,让故事就此打住,而“我”与迈克之间究竟会何去何从,都已不那么重要了。
好吧。如果我们再次见面或者不再见面,都会是同样的老一套。不可使用、深知本分的爱情(有人说这种爱情不真实,因为它不会冒险扭断脖子,变成糟糕的笑料,或是悲伤地逝去)不会拿任何东西来冒险,却像一条甜蜜的涓涓细流,一个深藏在地下的源泉。这新的沉静如封印般压于其上,将它封存。[8]
在深陷婚姻危机时,“我”与曾经的梦中情人迈克不期而遇,但在与迈克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我”了解到迈克内心的痛苦,彻底领悟了爱情。作者带领着读者深切感受了“我”这么多年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从懵懂的爱恋,到失去后的不知所措,经历了数次失败婚姻的痛苦,再次相遇后失而复得的喜悦,以及最终对于爱情彻彻底底的体悟。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独立,而又充分尊重他人的自由的女性形象被成功地塑造出来。作者通过女主人公对爱情的领悟,向读者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应该如何对待婚姻,理解爱情。
四、结语
女性以及爱情婚姻是一直以来爱丽丝?门罗写作中所关注的,作为一个以短篇见长的小说家,在她的笔下流露出来并非惊人的哲理,相反地,她似乎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读者体味小说中关于女性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人生百味,细致入微,却又不得不让人感叹,通过短小精悍的篇幅,门罗带我们进入了她的文学领域,这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注释:
[1]艾丽丝?门罗:《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艾丽丝?门罗:《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6]艾丽丝?门罗:《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7]同上。
[8]艾丽丝?门罗:《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论艾丽丝·门罗《荨麻》的叙事艺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