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100125)
[摘要]从2016年1月“债券通”概念的首次提出开始,到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启动,一年半的时间债券通从设想变为现实。文章通过对债券通背景及北向通债券市场的分析,认为债券通的开通将会使得国内的债券市场和香港的债券市场实现互通互投,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化进程。文章最后讨论了债券通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债券通;信用评级;人民币国际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79
[作者简介]刘冬妮(1989—),女,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
1 债券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债券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进行债券交易流通的机制安排。债券通按投资路径分为“北向通”及“南向通”。“北向通”是指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通路径与之相反。
2016年1月,“债券通”的概念首次于港交所公布的三年计划《战略规划2016—2018》公诸于世,将债券通列入探索构建的工作规划。2016年11月,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有关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债券通”的建议》,从可行性、实施方案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债券通的理念和机制。在这一年中,尽管港交所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加快研究债券通相关事宜,但内地监管层并未对此有明确表态。2017年3月“两会”期间,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表示,推进中港互联互通优先考虑“债券通”,这是内地监管层首次公开谈到债券通的进展。2017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问时解答,“去年出台深港通,是要进一步探索开放证券市场,准备今年首次在香港和内地进行债券通,今年首次在香港和内地进行允许境外资金购买境内债券的政策。中央政府会不断增加力度促进香港发展及与内地合作。”
2017年5月31日,央行发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仅适用于“北向通”“南向通”有关办法另行制定。《暂行办法》提出,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北向通”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标的债券为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种,且没有投资额度限制;境外投资者可使用自有人民币或外汇投资,使用外汇投资的,可通过债券持有人在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及香港地区经批准可进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办理外汇资金兑换,在其投资的债券到期或卖出后,原则上应兑换回外汇。《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7年6月26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债券通”北向通登记托管结算业务规则。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机构,行使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央登记托管结算等职能。该业务规则的确立意味着内地与香港市场“债券通”北向通的登记托管结算业务规则得以明确,也加速了“债券通”北向通的开通进程。至此,债券通的“北向通”,也就是主要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已然完成。
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启动。
2 债券通的发展背景
首先,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是世界上第三大债券市场。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12日,我国境内债券存量余额合计67.87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主要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其中银行间债券余额约占九成;交易所市场,即场内交易市场,债券余额约占一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债券通发展背景、意义及对信用评级的影响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