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发展产业与市场需求、专业水平、资金财力、自然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当前荆州市在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对参与产业扶贫认识不高,参与欲望不强,观念需要引导和改变。贫困村贫困户普遍不知道到底要种什么,缺乏指导和市场眼光。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难,缺技术、缺培训,缺乏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不完善,带动率不高等。
主要原因有:一是插花地区贫困分布点多面广,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因素多维复杂,严重制约了精准施策,以及产业设置的有效性,荆州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余万人,但有30多万人散布在1890个非贫困村之中,分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导致产业不能集中,有限的扶贫资金不能更好地集中使用,而插花地区致贫原因包括因病致贫、缺资金户、缺技能、因残、因学、因灾、自身发展、交通落后等,贫困户之间的致贫原因均不相同,这也导致难以制订相应的针对性的产业规划。二是插花地区贫困村集体经济弱,底子薄。荆州市贫困村371个,这些村大多基础薄弱,发展迟缓,集体收入非常少,并且部分村债务巨大,缺乏具有优势的增收手段,产业发展滞后,市场经营主体稀少,竞争力弱,这也导致贫困户外出务工成为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途径,且贫困户无劳动能力比例较高,劳动力的大量缺失,直接影响了贫困群体的整体脱贫参与产业发展的能力。三是插花地区贫困户发展能力弱,资源匮乏。多数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低,严重影响了自我发展能力。病患残疾比例大,医疗支出比例高,负担重。贫困户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趋于弱化。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脱贫的能力弱。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面仅约为1.59亩,且耕地分散,农田标准较低,贫困户可利用的资源极为稀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3 推进产业扶贫对策和建议
3.1增强村集体产业发展能力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提前谋划。规划是产业扶贫的指引,没有规划,发展产业千篇一律、一哄而上,不能为扶贫带来效果,必须紧紧依托资源,掌握资源,在充分分析资源特色以后,做好规划工作。村级产业发展应具有特色,也要具有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既是精准扶贫的必经之路,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只有具有瞄准市场的特色产业,才能带动贫困对象脱贫,才能引领农村发展。对于贫困村应既要有“短平快”的项目,也要有长效发展的项目,短和长应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基于本地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体经济收入十分薄弱的贫困村,应先发展具有特色且收效较快的短期种、养殖产业,并同步规划收效慢但效益更高的项目。对于有一定产业的贫困村,要在本村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开发性生产,提前谋划农产品深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企业。对于有了一定经济积累的贫困村,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多方资金做强产业,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以点带面,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多方筹措资金,高效使用。贫困村作为贫中致贫,产业发展时资金较弱,因此拓宽资金渠道非常必要,可以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也可以吸引投资,既可以立足农产品优势与相关加工企业联合,也可以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插花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分散,统筹的扶贫资金如果集中使用,将贫困村连点成线,划线成面,统一谋划产业,集中各贫困村的资金和力量,既可以把各村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也能相互依存规避不足,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各贫困村均可在规模产业发展中受益,同时也规避贫困村同质化产业发展的弊端。
3.2提高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
一是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就要瞄准目标,找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目标不明确,扶贫工作容易陷入“手榴弹炸跳蚤”的困境,看似动作很大,收效却很小,因此精准识别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要号准贫困之脉,才能对症下药,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增收产业,而致贫的原因也并非一成不变,应做好动态管理,真正从贫困户需求出发,为其制定相适应的增收门路,因此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动态化管理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增收项目聚焦特色。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其提供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支持自主发展,脱贫致富后的贫困户即为其他贫困户树立榜样,也可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则将其资源变资本,参与到集体产业或市场主体经营中,使其获得稳定的收益。产业扶贫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度开发特色种植养殖、生态农业旅游、家庭作坊、电子商务等产业,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各类新型市场主体经营中,市场主体的壮大,也全面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真正实现产业扶贫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发挥结对帮扶作用,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单位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优势,切实帮助联系对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等工作,才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保障,结对帮扶干部要真正为贫困户脱贫想措施找方法,避免走形式,既要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又要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因户、因人施策,寻求脱贫路子,还要鼓励他们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使结对帮扶真正发挥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插花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