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富活动内容、变化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内容要多样化
1.开展娱乐休闲活动。跳长绳、短绳、踢毽、跳皮筋、呼啦圈等活动,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2.开展球类健身活动。乒乓球、足球、篮球等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中,能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3.开展民族民间活动。打陀螺、滚铁环等等继承和发展了很多祖国的文化遗产,让学生的体育活动向自然回归、向生活靠拢,形式贴近学生实际。
(二)活动内容要不断更新。大课间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其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活动内容几年不更换不补充,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失去兴趣。
(三)活动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而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
四、高度重视,安全防范,确保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
教师们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而且还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由于各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的各种条件的差异,均潜藏着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活动小区的器械使用,场地小学生多及器材摆放。如果管理、组织不当或责任心不到位,就必然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尤其在分组活动时对各位老师的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正副班主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管理。要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忌开展放羊式的自由活动。要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确保安全使用,以减少和避免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大力宣传,家校互动,使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无限延伸
校园体育活动氛围的创设,社会是环境,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整体活力。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5]GHB07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实践与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