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摘 要:主要阐述了南京市分级诊疗现阶段的成果,总结了当前南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在借鉴国外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增加基层优质全科医生、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及提升社会客体的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分级诊疗;制度进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 311/j. cnki. 16 72-319 8.2017. 15.00 9
0 引言
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是大势所趋,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分级诊疗为依托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国务院相关部门近些年密集出台就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相应政策0 2 00 9年进行新医改0 2 0 1 3年,党的小八屑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知,提出了通过“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方案0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小二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o同时在2 0 1 5年9月底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贵人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将在两年内逐步完善,预计到2 02 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将全面确立。
随着医改的深化与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实施的不断推进。截止到2 0 1 6年6月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目前已达98.9万个。
江苏省是传统的医药大省,为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将作为省会的南京市树立为本省医改的重点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1 南京市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成果
南京市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开展了近1 0年。2006年,南京市卫生局发布《关于开展社区首诊制及双向转诊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部分公立二级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这标志着南京分级诊疗制度的开端0 2 008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划》要求逐步建设形成资源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0 2012年,南京要求各社区覆盖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要求省市三甲医院选择数家社区卫生中心组成医疗联合服务体,这标志着南京分级诊疗制度进入实际操作酌新阶段,这也是南京分级诊疗制度的重大创新点0 2 0 1 6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江苏省卫计委表示将扩大基层首诊试点,推进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
2012年南京市政府在医疗卫生上财政投入45. 34亿元,2 0 1 3年投入46. 52亿元,2 0 1 4年投入60. 23亿元,2 0 1 4年新增投入金额是2 0 1 3年新增投入的3. 68倍左右。南京市在财政上的大力投入使得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相关的卫生人员在逐年上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数量从2 0 1 2年的6 0 3家增长到2 0 1 3年的6 3 5家,基层卫生人员从2 0 1 3年的882 1人增长到2 0 1 4年的9 42 9人。
通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的数量以及建立以省市三甲医院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辐射点的医疗联合体,来达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并进一步确保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实施。从2 0 1 3年和2014的病床使用率上来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由92. 1%下降到86. 1%,总体下降6%,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病床使用率从44.7%上升到46. 3%,总体上升1. 6%0但从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来看,2 0 1 2年医院就诊人次占比59. 50%,社区卫生服夯中心(站)就诊人次占比38. 42%;2013年医院就诊人次占比61. 6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人次占比36. 84%;2014年医院就诊人次占比64.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人次占比34. 7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增加而就诊人次下降,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而就诊人次增加的情况说明,南京市的分级诊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中的基层首诊制刚性不足并且在其它方面的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上转容易下转难”,在2 0 1 5年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转诊的病人有1 000多例,但上级医院转诊下来的病人为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南京市分级诊疗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