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业联盟;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l0. 19 311/j. cnki. 167 2-3198. 2017. 15.008
1引言
作为深度融合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和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在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该产业已成为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要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我市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短缺、城市人口激增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无锡也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有着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过程中,需要整个产业经济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配套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战略价值将日益凸显。
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差距并不算太大,这也使我们有了赶超国外先进企业的良好机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国家公共研发机构的组织与支撑功能以及政府科技计划的引领作用,推动无锡地区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技术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综合了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以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具有先进技术原理的新型结构汽车。其主要产业技术特点,首先是技术要求高,如动力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不能满足长距离续航的要求。其次是产业链长,主要涉及上游资源生产、电池、电气设备、驱动系统、整车制造以及下游用户等。再次是研发成本高,电池的性能、成本和安全性都会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最后是商业化进程缓慢,在燃料来源、成本、政策配套、技术、消费者认可等环节,一旦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部会阻碍商业化的速度。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述
3.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产业技术联盟这一概念,当初组建此联盟的目的主要是分担开发成本、缩短技术开发时间、提高研发速度、强化技术集成,获取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进程所需的互补资源,从而形成联盟内各合作主体的竞争优势。 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并将三方的利益都要兼顾到,这个组织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法律契约为保障,它们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进行联合创新开发,共同承担所要面临的风险。它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为基础,引导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3.2文献回顾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虽然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但相关理论研究仍较匮乏。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实现汽车智能化的载体,也吸引了众多产业的加入,如IT产业、金融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寻求联盟合作效应及风险共担等方面,并认为采取联盟的形式,企业能最大程度减小独自技术开发的风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已从最初对产业联盟定义和动机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对联盟知识转移、技术创新、关系资本和标准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知识转移过程、技术创新路径、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标准和决策流程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还停留在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路径及联盟绩效等相关问题上,虽然也关注到联盟的知识管理、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等问题,但显然还不够深入。3.3 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技术创新联盟对无锡“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启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