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好结构调整必需平台
必须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资金,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路、气、房方面的投入,改善
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需平台,抓好后续监督管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效益开发,为农业项目实施,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3]。
3.3选好农业项目,培育龙头
在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少数民族农民意愿,坚持选择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增收明显的项目。通过政策优惠、优质服务和宣传引导等办法,鼓励或支持龙头
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企业原材料基地,发挥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
3.4加强农民科教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依托高校集聚资源优势,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百名专家进百村、科技帮扶带创业”等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教培训,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
4
参考文献 [1] 发展中的贵阳[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1):130.
[2] 张春江.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山区
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4-25.
[3] 魏朝学.花溪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09(7):146,162.
[4] 潘业勤.贵阳花溪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经验与措施[J].耕作与栽培,2004(3):6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花溪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