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化学除草。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用2,4-D丁酯乳油0.75~0.90kg/hm2,对水450kg机械喷雾;单子叶杂草多的地块用6.9%骠马乳剂750mL/hm2对水450kg喷雾。
2.5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熟初期进行。收获损失不得超过3%。
参考文献
[1] 夏洪玲.强筋春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8(1):17-18.
[2]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选育[J].小麦研究,2007,28(1):23-25.
[3] 卫云宗.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J].小麦研究,2007,28(1):35.
[4] 王兴语,孙钦洪.鲁东南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2):108-109.
[5] 侯秀涛.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汶农6号[J].农业科技通讯,2007(2):54-55.
[6] 姚卫华.优质春小麦寒地高产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8(2):34-3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龙辐麦16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