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晨昕 林伟雄 周丽群
摘要介绍了甘薯新品种莆薯14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无病壮苗、栽植、起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甘薯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薯;莆薯14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莆薯14号系莆田市农科所于2006年以金山57为母本、台引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9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09002)。2008、2009年按照莆田市种子管理站的总体安排,在城厢区灵川镇下尾村进行试种,种植面积8hm2(其中核心示范2.67hm2),莆薯14号表现出农艺性状好、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可在莆城区推广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莆薯14号的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莆薯14号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12~17条,成叶心带齿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2~5个,薯块纺锥形,薯肉黄色。
1.2品质特性
2008年莆薯14号晒干率26.60%,比金山57低0.03%,出粉率15.30%,比金山57高0.9%,食味评分80.0分,与金山57相同;2009年晒干率25.68%,比金山57高0.11%,出粉率15.99%,比金山57高0.11%,食味评分80.9分,比金山57高0.9分。耐贮藏性较好。
1.3产量表现
2008年生产试验,该品种鲜薯平均产量46.72t/hm2,比金山57增产12.46%,且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12.25 t/hm2,比金山57增产12.13%,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种植,该品种鲜薯平均产量44.41t/hm2,比金山57增产12.63%,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11.29t/hm2,比金山57增产13.17%,达极显著水平。2年试验莆薯14号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丰产性好、产量高。
1.4抗病性
2008年中感薯瘟病,抗蔓割病;2009年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甘薯新品种莆薯14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