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对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畜;有毒植物;中毒;防治
在我国的天然草地上,有毒植物大量繁衍已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关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都十分重视草地有毒植物的研究与防除,在控制有毒植物危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醉马草中毒
一般家畜采食后30~60 min即可出现症状。轻度中毒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吐白沫。较严重的中毒,病畜头低耳耷,颈部僵硬,步态不稳,形同醉酒样,有时表现狂燥,知觉过敏,起卧不安,有时倒地不起,呈昏睡状态,黏膜发绀,心跳加快,呼吸迫促。严重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尚见腹痛、臌气、鼻出血和急性胃肠炎症状[1]。芒刺刺伤角膜时,可致失明。皮肤刺伤处,出现血斑、浮肿、硬结或形成小脓疡。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有无采食醉马草的病史调查,易于确定。
防治方法:主要应用酸性药物治疗,如发现中毒后,立即给予醋酸30~50 mL,或乳酸20~30 mL,或稀盐酸15~25 mL,加水适量灌服;也可给服食醋或酸奶500~1000 g。对严重病例,应配合输液、补液、强心等对症措施。对本病的预防应加强对醉马草的识别,发动群众于其开花前后割除,尽量减少其繁殖生长,实行轮牧或禁止在大量生长该毒草的牧地放牧。
2毒芹中毒
牛、羊中毒后,一般表现兴奋不安、流涎、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臌气、腹泻、腹痛等。全身肌肉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痉挛发作时,突然倒地,头颈后仰,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心跳加快,呼吸迫促,瞳孔散大,最后体温下降,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猪发生中毒时,呕吐,兴奋不安,全身踌躇,呼吸促迫,卧地不起,多于数小时或1~2 d内死亡。根据放牧地有无毒芹生长和发病情况等病史资料和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剖检特征(胃肠臌气和各浆膜、黏膜出血)进行诊断[2]。
防治方法:发现中毒后,立即用0.5%~2.0%鞣酸洗胃,每隔30 min洗1次,连洗数次。洗胃后,为使生物碱沉淀,阻止其继续吸收,可灌服碘剂(碘1 g,碘化钾2 g,水1 500 mL),马、牛灌200~500 mL,羊、猪灌100~200 mL,间隔2~3 h再灌1次;也可用豆浆或牛奶灌服。对中毒严重的牛、羊,可早期施行瘤胃切开,取出瘤胃内容物。清除胃内容物,以防止残余毒素的继续吸收,可使用吸附剂、缓泻剂。其他对症措施,可使用镇静剂、强心剂等。对本病的预防,应避免在有毒生长的草地放牧,并改造有毒芹生长的放牧地。早春放牧时,应于出牧前饲喂少量饲料,以免家畜由于饥不择食而误食毒芹。
3苦楝子中毒
中毒后患猪骚动不安,嘶叫,食欲废绝,吐白沫和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全身发绀,体温下降,心跳加速,四肢无力,以至卧倒不能起立。常在中毒后1~2 d内死亡,严重中毒时可在一至数小时内死亡。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有采食苦楝子过多或驱虫用量过大的病史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无特效疗法。发生中毒后,可用鞣酸或稀碘液、高锰酸钾液等洗胃或进行催吐,随后使用缓泻剂以排除毒物。另外,可使用强心剂和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等以保肝解毒。对本病的预防,在猪舍附近不宜种楝树,初冬注意采收苦楝子,避免其散落地面。用楝树根皮驱除猪蛔虫时,应严格掌握剂量。 4青杠叶中毒
一般家畜在采食青杠叶后几天至1周自由发病。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厌食青草,稍食干草,反刍停止,瘤胃蠕动沉衰,随后出现腹痛、不安,后肢蹴腹和回顾后腹,粪干,往往呈栗子状或串状,表面附有白色浓稠粘液,严重者呈腥臭黑红色糊状粪,口黏膜往往出现豆大的溃疡。病后不久,尿转清亮,排尿频繁,随后饮欲消失,尿少或甚至无尿,同时出现体躯下垂部位如会阴、前胸、肉垂、腹下、阴囊等处发生皮下水肿,水肿无热无痛,触诊有波动或留指压痕,针刺流出透明液体。后期卧地不起,水肿日益严重,腹围增大,一般在病后2周左右或拖延至1个月死亡,若中毒较轻且能及时治疗,可逐渐恢复。本病临床特征为皮下水肿和胃肠炎症状,剖检特点为消化道黏膜和皮下组织的出血变化,黏膜下和皮下结缔组织的浆液浸润以及胸、腹腔积水等,结合有采食青杠叶的病史,易于确诊[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家畜采食有毒植物中毒的防治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