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桐梓河水文特性分析(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根据二郎坝水文站径流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流量4380米3/秒,实测最枯流量4.2米3/秒。汛期多年平均流量74.7米3/秒,占全年的76.8%;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22.8米3/秒,占全年的23.2%,汛期是枯期的3.3倍。最大年平均流量为78.7米3/秒,最小年平均流量为24.4米3/秒,最大年平均流量和最小年平均流量分别是多年平均流量的1.6倍和0.5倍。
六、降水特性
桐梓河流域内降水分布不均,随高程的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年降水量多在850毫米-1200毫米间变化,最大年降水量1550毫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8月,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12月-3月份为少雨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3%,一般年份5月份进入多雨季节。在多雨季节中,常有连续20天以上不降水的高温久旱天气。流域内各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递减,由上游马宗站的1181毫米逐渐递减到下游二郎坝站的840毫米,流域中部过渡带降水量约为1050毫米左右。流域降水量变差系数变化不大,其值在0.14-0.16之间,大致由下游向上游呈递减趋势。
七、泥沙
桐梓流域泥沙主要来自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产生原因在于岩石长期风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每遇山洪发生,水流挟带大量泥沙汇集河槽。据二郎坝水文站实测泥沙资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流量48.7米3/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36亿米3,多年平均输沙量88.8万,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0.578千克/米3,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82。考虑到园满贯水库上游有天门河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及若干小山塘可以拦蓄一定量的泥沙,因此园满贯坝址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模数采用270。园满贯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30公里2,多年平均流量35.6米3/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1.23亿米3,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模数270,含沙量为0.536千克/米3,悬移质输沙量60。
八、降水特性
桐梓河流域内降水分布不均,随高程的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年降水量多在850毫米-1200毫米间变化,最大年降水量1550毫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8月,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12月-3月份为少雨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3%,一般年份5月份进入多雨季节。在多雨季节中,常有连续20天以上不降水的高温久旱天气。流域内各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递减,由上游马宗站的1181毫米逐渐递减到下游二郎坝站的840毫米,流域中部过渡带降水量约为1050毫米左右。流域降水量变差系数变化不大,其值在0.14-0.16之间,大致由下游向上游呈递减趋势。
九、结论
桐梓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桐梓县楚米镇之大火土,山顶高程1779米,河源高程1280.5米,河流自东向西流经桐梓、遵义、仁怀、习水四县(市)部分乡镇,于仁怀、习水交界之两河口汇入赤水河,本文对桐梓河流域降水、径流以及洪水等方面的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这将对合理开发利用桐梓河流域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基于桐梓河水文特性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桐梓河水文特性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