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盘锦湿地芦苇叶部病害的种类、发生特点、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芦苇叶部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芦苇;叶部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湿地;辽宁盘锦
芦苇湿地是我国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作用是其他湿地植物不可相比的。盘锦有芦苇湿地面积逾6.67万hm2,对湿地起着重要的净化和保护作用,同时又是盘锦市4个大型苇场的主要经济来源地。人工栽培管理芦苇已有50多年的历史,芦苇生长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较大增长。随着栽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苇田内部小气候发生了较大改变,芦苇各种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芦苇病虫害的调查研究,提出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芦苇叶部病害种类
叶部病害造成芦苇品质降低,易风折倒伏,降低芦苇产量,据初步测算,大发生地块减产幅度在2成左右[1]。根据多年调查,盘锦地区滨海芦苇湿地常年发生以下叶部病害:一是叶腥黑粉病。主要发生在盐碱比较严重的苇塘和沼泽化比较严重的低洼地,危害芦苇单株或由同一地下茎长出来的所有植株的顶端叶片和心叶,移栽发病植株不易成活。被害叶片呈条纹状褪绿,严重时整簇芦苇植株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的芦苇病害。二是芦苇条锈病。是危害较重的一种锈病,发生在芦苇叶片上的只是夏孢子和冬孢子,后期形成大量的夏孢子堆和黑褐色的冬孢子堆。三是芦苇叶锈病。该病常与其他锈病混合发生于芦苇叶片上,是锈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发病时冬孢子和夏孢子布满整个叶片,形成密布的黑点,常致使成片芦苇叶片过早枯死,对芦苇产量影响较大[2]。四是芦苇黑锈病,混生于芦苇叶片上,冬孢子堆多发生在叶片背面,对芦苇生长影响较小。五是芦苇秆锈病。以冬孢子堆寄生于叶鞘和茎秆上,在芦苇上只发现冬孢子。六是芦苇斑纹病。是芦苇上发生为害较重的一种叶斑病,病斑圆形且大,可横断整个叶片,褐色,有明显轮纹,轮纹呈深褐色,轮纹之间是黄褐色,病斑常汇合联片,致使叶片早枯,严重影响芦苇产量和品质。七是芦苇褐斑病。病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梭形、椭圆形。八是芦苇斑点病。此病与褐斑病混生于芦苇叶片上,病斑常密生于叶片两面,发生重时叶片早枯脱落。九是芦苇胡麻斑病。是芦苇上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严重时病斑常汇合成片,叶片早枯,影响芦苇的产量和质量。
2发生特点
叶斑类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7~8月,这时的芦苇大多数处在孕穗期,叶片茂盛,气温高,雨水勤,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的滋生,是叶部病害的高发期。锈病的发生较叶斑类病害早些,首先发生的是夏孢子,其后是冬孢子,夏孢子5月即可发生,冬孢子8月以后大量发生。叶腥黑粉病5月至抽穗前都可发生,没有明显的高发生期。叶斑类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的雨季和灌溉水比较深的田块。各种锈病的发生与湿度关系不大,干旱地块也经常大发生,沼泽地段发生严重。叶腥黑粉病多发生在沼泽地或盐碱较重的地段。我国的芦苇属(Phragmites)植物有较多的变种和变型,其中的毛芦苇是比较抗病的品种之一,几乎不被任何病原菌感染,而其他的变种或变型不是易感染锈病就是易感染斑病,且发生都相当严重,防治比较困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盘锦湿地芦苇叶部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