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指导、配合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角色,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最新的实用计算机技术、技能和知识,还应该将其用于教学实践,正确地指导学生获得那些最实际、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优化师资力量,可以采取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两种方式。校内培养是指由本校本专业自行组织教师自学新知识、新技术。可以由系里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统一设定自学内容;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的状况自行确定学习内容。关键是形成有效的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实时了解各位教师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学实践、教学竞赛等,让教师渐渐地由被动变主动,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校外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与重点大学联合办学。可以让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来校开办教师培训班,也可以选派本校的优秀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回来与其他教师交流。关键是借助重点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优化本校的师资力量,让本校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为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知识、新技术。
2.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我们的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他们闯荡社会的“敲门砖”和“护身符”,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到学科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尽量多地教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很多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点,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体现在教科书上,所以很多院校设置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学生就业的需求[6]。另外,传统的课程设置多是知识型课程,少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这种情况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严重不符。
针对这些情况,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断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及时修改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在教材预订和更新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的内容方面,也要根据一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修改相应的课程设计内容,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与时俱进、与行业发展同步的实用型人才。
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除了具备优秀的教师和理想的教材外,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课堂上,再也不能延续以往填鸭式、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如学习flash时,鼓励学生为大家熟悉的网络神曲制作动画;学习网页设计时,组织学生为个人或班级量身定制网站等等。其次,定期邀请一线计算机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对口人员来校做客,为学生实际讲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传播最新的行业发展资讯,倾听他们的学习建议。第三,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及竞赛活动,最重要的是每次活动后都要认真总结,让学生明确每一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不足。第四,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可以与学校各部门及其他院系联系,也可以与校外企业联系,给学生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任务,且按劳取酬,增加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第五,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以后在工作中自我提高。
总之,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步入社会之后就能迅速投身工作岗位、立足工作岗位的实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等,统统都要以这一目标为准绳。只有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我们的毕业生才能具备强大的社会竞争力,真正为企业和社会所接纳和认可。
第2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方案
阚运奇(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132012)
摘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四学年需要完成专业课学习、开展毕业设计,同时还有找工作、考研等各种任务,所以,大部分毕业生时间比较紧张。如何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新形式课程方案,保障学生在第四学年有效地利用时间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毕业生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专业课设置
学生在第四学年面临升学及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就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及升学情况来看,每年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应聘到企业供职,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部分学生会参加公务员考试,部分学生会参加电力系统相关单位的应聘考试等,甚至有部分学生同时进行参加考研及应聘工作等。这个时期的毕业生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时间也较为紧张。所以,这个时期开设课程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置课时量适中的课程,应以专业实践技能为主促进学生就业。目前,存在部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1-2],需要研究相关对策[3-5],将职业岗位能力融入专业课程,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更贴近企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合理的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对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毕业生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内容
这个时期很多毕业生要参加多场次的应聘会,企业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个时期适宜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如:短期的企业实习培训、课时适中的实践类课程。
1.1短期的企业实习培训
短期的企业实习培训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进行编程实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对IT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可提早对就业进行规划。对于在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讲,其对未来工作环境及就业岗位的认识停留在初步阶段,不利于其下一步的应聘工作,所以,应加强其对企业环境的了解。在IT企业实地实习考察会使其对公司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工作方式等都有初步的了解,在未来的应聘环节中能使自己在职场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有利于其有针对性地准备应聘环节,并能促使其在就业后快速地融入社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计算机毕业的课程设置以及竞争力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