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IM 技术贯穿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使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保存在平台中,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得以重复、便捷地使用。文章围绕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 技术;工程造价;应用分析
1、BIM 技术概述
1.1 BIM 技术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 BIM),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一种新技术,它的全面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
1.2 BIM 技术的特点
BIM 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信息完备性体现在 BIM 技术可对工程对象进行 3D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以及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然而 BIM 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 BIM 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信息缺乏协同性、共享性
我国的工程造价机构数量较多,且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随时交流信息。而从当前的形势看,多数部门缺乏沟通,每个部门之间得出的数据都不统一,无法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数据有错误,则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二次计算,进而拖慢了工作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进行三算对比时易出现错误,在数据录入环节,一定要在反复确认后录入,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工程造价是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材料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市场波动变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预算时,需要有一个指导价格作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出的结果不会偏离很多。此外,我们在造价时所需的数据都是最新的,但有一些数据可能是政府给出的,已经不具有时效性了,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使造价更加准确和真实,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3、基于 BIM 技术的造价分析
3.1 决策阶段
BIM 技术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完成投资估算编制工作,利用 BIM 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参数化特点,以其他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 BIM 数据模型为依据,构建出本工程项目的 BIM 模型,从而快速统计出工程量的有关信息,然后使用鲁班造价云端系统进行市场价格等信息内容的查询,这样就完成了工程的编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理学类试论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的控制应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