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户隐私关心问题研究(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在网络隐私权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隐私关心方面却鲜有研究。笔者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找出网络用户所具体关心的隐私信息及关心程度,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网络用户对隐私关心程度不同的原因及其他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笔者在此基础上认为,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网络用户对于各项隐私信息的总体关心程度是不同的;此外,受性别、年龄和学历的影响,中国各类用户对于各项个人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提出两个假设:(1)中国网络用户对每项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是不同的;(2)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用户对各类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统计分析和关联分类的方法,对这两点假设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笔者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网络用户的26项隐私信息,并将其分为人口统计学信息、财务信息、偏好信息、家庭信息、社会信息等五类信息(见表1),这5类信息的划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信息可以同属两类信息,这对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共九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被选项(单选和多选均有)。问卷。首先选择30人做预调查,对预调查的结果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分析后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然后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被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工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等各个行业一共350人,其中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占整个被调查者的三分之一,收回问卷332份,回收率为94.86%,其中有效问卷为324份,针对这324份问卷做了分析。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85。?
参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年龄的划分标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生活背景,对网络的认识、接触网络的机会以及用途均不同,因此,为了了解各类用户对各类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的差异性,对被调查者的年龄和学历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二)数据处理方法?
1.统计方法?
为了验证引言中所述的第一个假设,即网络用户对各项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是不同的(网络用户对各项隐私信息关心程度的差异性),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由于个人信息项非常多,如果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即请被调查者针对自己的每项信息都给一个关心等级,如“非常关心”“关心”“比较关心”、“不关心”),可能会使被调查者很难选择或者全都选 “非常关心”,因此请被调查者在所列出的26项个人信息当中选出不超过15项自己关心的信息,然后再对每项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得出用户对每项信息的关心程度(见表3)。?
2.关联分类方法?
为了验证第二个假设,得出不同用户对各项隐私程度关心程度的差异性,笔者采用关联分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关联分类(associative classification, AC)是一类新的面向决策表的规则获取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通过频繁项集挖掘、决策规则生成以及规则剪枝等过程获取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的关联关系,即决策规则 (称为分类关联规则(classification association rule) ),并利用生成的分类关联规则构建决策系统。研究表明,AC方法能够发现传统方法挖掘不到的规则[12-15]。因此,笔者以关联分类为工具,对用户的隐私信息进行分析,以便找出用户特征与其对隐私关心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的强弱,得出用户对不同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在掌握网络用户对不同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之后,商务网站可以有针对性的重点保护网络用户比较关心的个人隐私信息,提高用户对网站的信任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三、结果?
(一)网络用户对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网络用户隐私关心问题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网络用户隐私关心问题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