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建立和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也是促进藏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一是建立社会担保体系。鼓励由地方政府牵头,吸收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当地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或建立经济融资担保基金。创新担保服务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发新型贷款担保模式,如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拓宽抵押质押贷款范围,探索开办牧场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农村建(购)房抵押贷款。
二是建立政策性保险体系,扶持农牧业保险、巨灾保险及医疗养老保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和范围,如大型牲畜保险,公司+农户+信贷+保险;成立巨灾保险基金、再保险基金,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推进新农合大病补充、失地农民补充养老、计划生育等保险业务,防止因病致贫;扩大保险机构营销网络,鼓励开展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试点,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保险业务代理;扩大农村财产险业务的承保面,形成贷款保障和风险补偿机制。
三是建立和发展各种金融市场。建立产权交易或拍卖市场,允许牦牛产品、贵重珍宝的拍卖、流通,使抵押品范围扩大。发展资本市场,支持藏区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在中心城市试点设立规范的场外交易市场,培育特色优势企业,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沪深交易所直接融资。
四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藏区金融系统联网,开展支付、通兑、汇兑业务。发展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流动银行。发挥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作用,满足地方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农信社的资金需求。
这样,通过中央政策、地方支持和金融机构创新多方面努力,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生态圈。
作者简介:蒋霞(1979-),女,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与文化。四川成都610041中国藏族地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中国藏区金融体系发展探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