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艳 陈晓川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一、我国林业产品涉美“双反”案简介
2014年3月27日世贸组织认定,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5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未能进行避免双重救济的税额调整,违反了世贸规则。至此,中美双反贸易争端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美国是否能够停下双反的步伐还是一个问题。例如,2007年7月到8月间,美国在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前提下,对来自中国的四种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针对这种做法,中国利用世界争端解决机构进行了抗辩,世贸组织于2011年3月发布了美国的做法存在双重救济的报告,而美国在此后却又提起了多起双反诉讼。据此可以推测,美国对华双反调查不会停止,政府的作用也是杯水车薪。2010年之前,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而现在开始扩展到光伏和林产品等行业。短短两年之内针对林业产品的双反调查就有两起。
案例1:2010年10月,美国地板企业联盟要求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169家企业销往美国的多层木地板发起“双反”调查,此次双反案的调查期为2009年整年和2010年4月1日-2010年9月30日,我国大自然、美丽岛、辛巴等知名地板企业都位列其中。2010年10月6日,为了选择强制应诉企业,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发出了数量金额调查问卷,要求我国林产品出口企业于12月16日前提交答卷。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所宣布的产业损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多层木地板对美国林业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2011年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提交的答卷确定了3家“双反”调查强制应诉企业:上海伟佳家具有限公司、浙江良友木业有限公司和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2011年3月23日,反补贴初裁结果出来了,浙江裕华和浙江良友取得了零税率的好结果,上海伟佳公司被迫缴纳2.25%的税率,其余的166家企业被迫缴纳27.01%的税率。2011年5月23日,反倾销调查初裁公告显示:浙江裕华和浙江良友同样取得零税率的好结果,非强制性但积极应诉的73家企业被迫缴纳10.88%的税率,其余未回应调查的企业被征收高达82.65%的惩罚性关税。2011年6月27日,美国商务部又修订了这一初裁结果,将三林集团被迫缴纳的10.88%税率改为0%,将对未应诉的企业的惩罚性税率降低至27.12%,而积极应诉的73家企业将获得6.78%的加权平均税率。
案例二:2012年9月,硬木胶合板公平贸易联盟要求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硬木和装饰用胶合板发起“双反”调查。根据申请书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复合木地板金额约有0.73亿美元,2008年出口额约为1.48亿美元,2009年出口额约为1.1197亿美元;2009至2011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硬木和装饰用胶合板的金额分别为5.23亿美元、6.13亿美元和5.97亿美元。此申请当天就予以立案。2012年9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损害调查问卷后,我国林业行业协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号召相关涉案企业积极地答卷和应对。2012年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根据答卷开始进行“双反”调查,涉案产品的总价值约为6.16亿美元”。2013年3月3日,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显示,除三家强制应诉企业(临沂东方金信经贸有限公司、临沂圣福源木业有限公司、上海森大木业有限公司)的反补贴税率为0%外,没有积极应诉的15家胶合板生产企业被迫缴纳27.16%的税率,剩下的几百家企业都将被迫缴纳22.63%的税率。2013年4月30日,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正式被公布,结果显示两家强制应诉企业获得了零税率的好结果,另外101家有积极应诉的企业的获得了22.14%的加权平均税率,其余的没有积极参加问卷调查的企业被征收高达63.96%惩罚性关税。不过,2013年11月5日,从美国传来喜讯,历时1年多的美国对华硬木装饰胶合板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终于尘埃落定,终裁调查以无损害结案,这意味着美国将不会对中国产硬木装饰胶合板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惩罚性关税。
二、两起林业产品涉美“双反”案的区别
(一)双反调查前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状况不同
与美国林业企业萎靡不振的状况不同,近几年,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在2011年有了重大突破。从国内状况来看,2001年,我国林业总产值只有4090亿元,到2011年该值突破3.06万亿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的林产品贸易额高达1204.5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54倍;到201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的林业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15万家,产值占到全国林业总产值的70%以上。到2011年底,我国的主要林产品产量则跃居世界第一,纸和纸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二。
(二)美国的打击力度不同
2011年我国林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是美国对我国发起二起双反调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得美国对我国林业产业打击力度加大。从涉案企业的数量来看,第一起案件中,美国对我国发起双反调查的企业只有169家;到第二起案件,该数量就增加到了几百家。从调查的产品来看,第一起案件调查的产品为多层木地板,是一种使用范围比较广、价格适中的产品;而第二起案件中的产品不仅包括了比较普通的装饰用胶合板,还包括了稀少而昂贵的硬木。
(三)积极应诉企业数量不同
两起林业双反案中企业应诉的数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第一起案件中,涉案企业总共有169家,只有75家企业进行了积极应诉;而第二起案件中,涉案企业多达几百家,只有15家企业没有积极应诉,积极应诉的企业数量远远多于前一起案件中的企业。目前“双反”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面临双反调查时,很多企业往往因其调查力度大,准备不足或者没有准备而放弃应诉。纵观我国双反案件的审理不难发现,积极应诉是成功应对双反调查的关键,若没有坚定立场,不能积极应对,那么我们将继续遭受不公平对待。
(四)行业协会参与力度不同
这两起案例还有个重要区别在于林业行业协会的参与度。第一起案件中行业协会完全没有参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涉案企业被征收了较高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而在第二起案件中,林业行业协会在发布调查问卷伊始就召开了紧急的会议,号召涉案企业积极应对,并在应诉阶段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林业行业协会的参与是企业积极应诉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了涉案企业的坚强后盾。因此,面对“双反”调查的时候,行业协会如果能积极发挥中间沟通枢纽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各种救济机制来对抗,就能够维护本行业内部的利益,做好企业的“保护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我国林业产品涉美“双反”案与应对之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