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新挑战。区域一体化现在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巨区域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被边缘化。美国人这次出手很快很重,有几个重大的举措。我们虽然也有十来个自贸区谈成的,但是真正有经济意义的就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需要构建有经济意义的大的自由贸易安排。在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经济贸易规则的重构。商务部陈德铭部长退下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领一些部里的年轻专家搞了一本书,叫《金融危机与规则重构》,我觉得很有前瞻性。美国人推的TPP、TTIP不仅是构造一个自由贸易安排,在构造的过程中更重要是在引领新一代的经贸规则,有些规则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挑战,例如,关于竞争中性、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等等。所以,面对经贸规则的重构,我们怎么能够在这其中施加影响,能够更多地体现我们的利益,这对我们来说是有更大的挑战。
四
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除了挑战以外,我们也面临新的机遇。我觉得机遇更多的不是规模扩张的机遇,而是出口结构升级的机遇。
其一,是引进来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国内市场的成熟,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带来很多新的需求,也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生产结构的升级。所以对高端产业活动和高端生产要素产生更强的吸引力,现在走到全世界各地去人家为什么对我们感兴趣?一个是看到我国这个市场,对全球来看,这么大的经济体能保持7%的增长,已经很好。
其二,是海外低成本并购的机遇。各国都希望中国企业去投资。对外投资当然会给东道国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别人希望你去。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危机以后,我们面临在海外通过低成本的并购来获取技术、获取研发能力、获取品牌、获取国际销售渠道的一个捷径,这是我国企业在升级过程中很重要的机遇。习近平主席最近欧洲访问,去看吉利在比利时的工厂,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买一个高端品牌的汽车制造企业得花多少钱?所以总的来说金融危机是冲击,但里面还是含着机遇。当然,我们还要讲自主创新,推行我们自己的品牌战略,但是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和品牌、国际销售渠道,是一条捷径。
其三,是技术密集产业逐渐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的机遇。贸易结构是由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决定的,如果你的产业本身没有国际竞争力,你在贸易环节做各种各样的措施,其实也是很难发挥作用的。所以我们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产业升级,为出口结构的升级提供了一个基础。
其四,是我们服务业发展特别重要的是服务外包的机遇。自2008年以来,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一直以40%以上速度发展。去年,我国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金额为62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2%,与2000年相比,合同金额增长了13倍。截至2013年底,我国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达到536.1万人,其中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了355.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6.4%。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挑战,怎么能够有龙头企业,能够拿到外国的订单,这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不少挑战的。
其五,是全球对资本品的需求的机遇。一是新兴经济体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它会带来对资本品,比如性价比特别高的发电设备、水泥厂、运输设备等等的需求,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工程承包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个是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发展中国家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毫无疑问要完善基础设施。发达国家也在大谈基础设施,他原来的基础设施老化了,所以你今天跟美国人对话、跟英国人对话,他们都在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是他们发愁的是财政没钱,金融危机以后把财政政策空间大大地压缩了。所以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对中国来说,中国恰恰在这20年形成了无论是机械装备制造还是工程承包方面、基础设施施工建设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也是对性价比比较好的资本品带来的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必须向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出口结构升级的动力。为此,我们要做好五件事:一是着力增强技术与资本密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速增强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四是打造引领国际竞争力升级的新平台; 五是营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外部经贸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当前的机遇不是规模扩张而是出口结构升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