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美相关决定对ICANN来讲是一次“松绑”,在我积极参与国际化域名推动工作的背景下,我中文域名的推进速度将大大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分享者”、“二次加工”的角色,我在互联网资源分配上始终处于被动。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法迪·切哈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ICANN致力于让自身变得更加全球化。为了加深与各地互联网社群的融合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推动互联网发展,ICANN已决定在全球建立多个合作中心,近年还加快了包括推出中文域名在内的域名国际化步伐。因此,在美政府移交出相关管理权后,ICANN受到的束缚将大大减少。考虑到我国网民数量多、网络发展速度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网络应用程序发展日新月异等特点,在获得更多的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包括中文域名在内的域名国际化进程由此也将加快,国内围绕中文域名的相关产业及创新必然迎来一个新的机遇。
其二,有利于打破美对根域名服务器长期垄断的局面,增加我把握“网络领土”的主动性。根域名服务器是全球互联网的基石,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互联网的正常运行,因此负责管理全球互联网根域名系统的ICANN也被称为全球互联网的“母巢”。由于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加上强大的信息科技实力及创新力,美国一直把持着全球互联网的控制权,即通过监督职能间接掌握着对构成网络地址的数字分配和将数字地址转换成知名网站名的域名分配这两个重要职责。可以说,美政府控制着互联网世界的“咽喉”。2014年1月21日,中国互联网出现罕见的公共安全事故,全国约2/3的网站域名服务器解析失败。据粗略估算,受到影响的国内用户超过2亿,平均受影响的时间约在3小时左右。分析发现,这次事故是由于全球的两个根服务器遭到污染,使得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域名服务器出现异常,由此导致国内大量网站无法正常访问。网络安全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参与根域名系统的管理,才能从根本将我国的“网络领土”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逐步推进,目前根域名服务器仅为13个的数量已具备了突破的技术条件。在美放弃ICANN主要管理权,以及我国积极参与ICANN相关事务的双重背景下,美国对根域名服务器的垄断现状有望被打破。
其三,美相关做法有利于我国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新体系的形成,在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工作的背景下,我国话语权将不断提高。虽然美政府宣布将放弃ICANN管理权的决定目前来看“前景不明”,但其做法毕竟是打开了互联网世界共治的一道“口子”。而从长远发展来看,类似做法更是为国际互联网空间创造“公开”、“透明”、“平等”的环境提供了更充分的保证。时至今日,全球各国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乃至顶层设计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2014年3月23日,在第49届ICANN新加坡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技术专家在ICANN管理权移交、新通用顶级域名等议题上作为中国互联网社群代表发出声音,深度参与国际互联网新规则的制定。作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网络推进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的变化必然给我国带来机遇,我国要实现互联网强国之梦,就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工作,积极构建有效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体系。
第四,国际互联网治理格局及相关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也考验着我国互联网管理工作。当前,在全球各国大力重视及利用互联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互联网管理权的转移必然导致各国对互联网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美政府为移交方案设立了严格的前提条件,即移交给“多边利益相关方”,明确表态不会接受“由政府或政府间机构主导的解决方案”。显然,美国意图将各方力量纳入最终出台的新方案中,致使相关治理工作松散无序,进而通过实力再度对国际互联网治理保持最大影响力。另一方面,美国提出的“多边利益相关方”究竟和谁的利益相关,各相关方之间如何展开博弈,中国如何与各相关方开展战略互动,深刻考验着中国的互联网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形势严峻,2013年上半年,我国境内被篡改的网站数量增长了63.6%,而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数量增长了153.1%。境外黑客组织如“匿名者”、“反共黑客”等也频繁攻击我国政府网站。2013年,仅“反共黑客”就对我境内 120 余个政府网站实施篡改。国家级有组织攻击也显著增多,我国面临大量境外地址攻击威胁,给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政府提出的“多边利益相关方”其治理能力尚未可知,加之经验不足,其管理能力也无法保证,因此管理权转移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势必将成为不法组织及个人从事有害网络行为、发起网络攻击的“契机”。
四、对策:我国应积极应对并多方面入手应对美方相关决定
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互联网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际间围绕“互联网霸权”的斗争也必将更加激烈。在后发优势的规律作用下,加之技术本身的扩散性和不确定性,互联网霸权图谋必将很难实现。从长期来看,美国的互联网霸权地位必将被打破。在此过程中,我国应多方面入手,积极应对挑战,牢牢把握机遇,不断增加我在互联网空间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第一,要从宏观层面加快制定我互联网国家战略,强化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导协调机制。互联网战略是一国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主要国家也积极制定和调整互联网国家战略,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领导协调机构。韩国和日本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u-Korea和u-Japan战略,着力发展泛在网络,出台了具体的措施并公之于众接受国民监督。美国则连续出台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相继设立了“白宫网络安全办公室”、“白宫网络安全协调员”、“国防部网络司令部”。作为互联网大国,在党中央已将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积极背景下,我国要尽快制定出具有一定统筹性和前瞻性的国家互联网战略,强化国家互联网治理体制,增强网络主权意识,确保我网络边疆安全。
第二,在技术层面上应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抵抗能力,积极培育互联网产业创新。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延伸性决定了不会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一领域永远“称霸”。不论美国“放弃”ICANN主要管理权背后有什么样的意图,我国走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即是走好科技创新道路,并应以保持“一个身位”的领先为最终目的。一方面,应持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抵抗能力建设,积极防范未知风险,及时堵住ICANN管理权转移等国际互联网治理格局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漏洞,构建出积极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大科研投入和关键技术项目支撑力度,通过技术驱动带动业务、产业发展,扭转我计算机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通信设备长期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局面,持续提升我互联网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及走持续发展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前沿发展趋势,积极扶持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发展,培育打造由国内企业引领和主导的产业链和市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美国宣布将移交ICANN管理权的动因与对我国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