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专业教师总量偏低、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和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任教,不断充实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等组织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带头人补充到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师资队伍。鼓励农村职业学校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推进城乡职业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和对口帮扶。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教学任务原则上不少于工作总量的30%,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农业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点教师配备生师比逐步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二)加强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倾斜。各级政府要加快组织对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轮训。建立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合作组织实践的基地,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实践制度,促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农村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鼓励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通过“送教下乡”、技能竞赛、在职攻读相关硕士学位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修学习,造就一批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各地要结合农村、农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际,逐步完善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逐步建立县域范围内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和地方津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并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保证教师合理的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职业学校教师表彰要适当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倾斜。要确保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五、创新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方式
当前,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相较之下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大量农民工不可能都集中在大城市,关在校园里培养。农民教育培训要接地气。因此,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特点和要求,要研究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让农民教育培训更加方便、快捷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应立足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将培养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及市场信息等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还应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送教下乡”、“流动课堂车”、“教育大篷车”、“教师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养,农民需要什么学什么,实现不离乡不离土,方便、快捷让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形成农民培训很好的模式。另外,适应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就地培训和入城培训结合,职业培训和职业中介服务结合,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各地职业学校要积极利用城市教育设施,开设夜校、周末学校,开展对农民工的文化和技术培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曹晔.试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2]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Z].教职成[2011]13号,2011-10-25.
[责任编辑金莲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途径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