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情趣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美妙的趣味、极富感染力的情调,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其中以吼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吼山歌”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民族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他们对着大山竭尽全力,用最大的音量和音高把心中的话语和情感一起传递给对面的人们。吼山歌的声律具有纯粹的音乐性征,是土家族人的生命之歌,也体现出了其豪放粗犷的审美情趣?情歌”是土家族民歌的精华丰富的种类在土家族民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歌为媒”是土家族自主婚姻的特征,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互表白、坦露心声的良好沟通平台,因此土家族情歌充分体现了痴情情歌的审美情趣。
四、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及演唱特点分析
(一)功能分析
湘西土家族人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活历程,善良淳朴的人们怀着纯真的心灵体会自然、体会世界,并用肢体的语言生动的把其表现出来。善于审美的民族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高。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音乐与本土语言高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真我。因此湘西土家族民歌有着其特殊的功能:文化传承及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实用性功能以及存储功能等多重性。湘西土家族民歌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土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反映出了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展现出了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轨迹,是土家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演唱特点。
湘西土家族民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其在唱腔特点、语言特点以及演唱技巧方面与其他少数民族民歌有显著的不同,加之以土家族人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信仰,更使得土家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色造就了土家族民歌较为独特的演唱方式。
1注重唱腔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所谓唱腔特点指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演唱上注重气息和声音,在音色上注重声音的高亢明亮,声音具有穿透力,在唱法上则注重以大嗓”、“小嗓”、“高腔”为主的演唱形式。大嗓指土家族人通常俗称的莽声(即形容某人大嗓门的意思),演唱时具有音量宏大、底气十足、声音扎实有力、呼气吸气有很强的对抗力、咬字吐字位置靠前等特点,在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以及一些山歌的低声部音区类型的民歌中应用较为广泛;小嗓在土家族民歌中俗称尖声”.与我国传统民歌中的假声”有众多相同之处,演唱时采用头腔共鸣,更加注重腔体感的统一(口腔、鼻腔、咽腔、胸腔的统一),气息较浅,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音位置较高,在旦角和小生角色的演唱中运用较多;高腔是土家族民歌演唱方法的一种创新,根据其演唱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船工号子高腔和山歌高腔两种,演唱者在中低声区运用大嗓唱法,在高声区则运用混合共鸣在小嗓唱法中加入少量胸声,使得音色比小嗓唱法更加结实明亮),这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带给人以美的感受。
2注重语言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语言是歌唱的载体,歌唱要依赖于语言,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有一些旋律性不强,节奏与韵律一致,歌唱接近口语化的演唱形式?说唱”、“喊唱”、“哭腔”。这些唱法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艺术特点,这些以土家族生活语言为基础的口语化、生活化的演唱形式使得土家族民歌的传唱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更加宽广。说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一大特色,即唱中有说。由于很多类型的土家民歌作品中旋律与唱词的音调非常相似,这就要求在进行说唱表演时说与唱要时刻保持统一协调;喊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基本演唱形式,在号子(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和山歌的歌词中有较多的运用,土家族人天生激情、豪放,唱到极致时往往随旋律而加入喊唱的成分,这就形成了情与歌,唱与喊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3注重演唱技巧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其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润腔在演唱中属于高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具备相当的实力才能完成。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润腔技巧的运用上独具特色一方面以装饰音来校正字调,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演唱技巧来润色曲调),使得歌曲韵味十足、悦耳动听,凸显了土家族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运用的润腔技巧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甩腔(属于大嗓唱法,使声音达到致远的效果,常用于山歌、号子高声区的结尾处):滑音(分为软滑音和硬滑音,常用于山歌和船工号子演唱中):直音(在船工号子中广泛运用,分为长之音和短直音):喉音(在山歌高腔、船工号子中应用广泛,喉音色彩鲜明、声音明亮);颤音(在山歌、船工号子、薅草锣鼓中广泛应用,最显著的特点是声音具有强烈的抖动感,颤音在时值上有长颤音和短颤音)。这些润腔技巧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不同润腔技巧的运用会使作品产生不同的韵味,对演唱者也就有不同的要求。润腔技巧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巧妙运用使得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更富有感染力,声音上更富有特点,演唱技巧上也更加趋于成熟,恰当的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五、结语
湘西土家族民歌不论在艺术类型、文化特性还是在音乐特征、功能及演唱特点上都彰显出来其独到的特色,它是土家族人民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来源于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经历,是土家族人民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以及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折射了湘西地区土家族人民特有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中极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歌唱艺术形式之一,是土家民族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审美的重要体现。湘西土家族人民淳朴善良,能歌善舞,对于他们来说歌”已经融入血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热爱生活、抒发感情的艺术载体。随着我国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如何传承保护民歌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强,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保护湘西土家族民歌艺术的行动中,为湘西土家族民歌艺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