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类型、文化特性、音乐特征、功能及演唱特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重点突出了土家族民歌在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土家族民歌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以及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必将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263—04
沈从文的一部《边城》曾以牧歌式的情调向世人描绘了美丽、神奇、灵动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田园般的地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尤其以民歌最为著名。土家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地域环境及演唱特点己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土家族勤劳朴实的风土人情和土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主要类型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湘西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带有浓郁土家族文化的民间歌曲,从不同方面诠释着土家族人质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无限追求,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将其归类主要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劳作歌。
(一)儿歌
儿歌又称童谣”,是以儿童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歌曲,曲调简单,歌词浅白且具有教育意义。土家族的民间儿歌是土家族人民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作为一种口头短语长期流传于民间。土家族儿歌通常分为:催眠歌、游戏歌、知识歌、教诲歌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游戏歌《讨狗儿》最具代表性:孩子们手脚并用,一边唱一边做各种动作,充满了童趣和幽默。
(二)情歌
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之精华,以其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丰富的结构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相思、爱慕、别离、挑逗、迷恋、反抗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
湘西土家族情歌可分为”动心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初恋歌、相思歌、反抗歌”等,种类繁多,依据男女相恋的各个阶段而作,情意悠长,耐人寻味。如情歌《相思》中词句“日想郎来夜想郎,好比春蚕想嫩桑”等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鲜明、风趣含蓄的表达了处于热恋的青年男女之间睹物思人的相思之情。凸显了土家族情歌中着重体现的生动形象、清新意境和韵律感等特点。依据其表现形式又分为山歌和小调,土家山歌曲调高亢嘹亮、纯朴悠扬,与劳作歌有类似之处,但从整体旋律曲调看没有号子那么强烈严谨的节奏,而是一种自由的抒情歌曲。小调通常分为谣调、灯调、三棒鼓调等形式,是由山歌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多在表演性场合应用,其结构丰富、题材广泛,表演者往往将情感与美妙的旋律融为一体。
(三)风俗歌
风俗歌是在特定的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审美特征的一类民歌,又称作风习歌”和习俗歌”。湘西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粱歌等几种形式,主要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等。其中以梯玛神歌和摆手歌最具特点,梯玛神歌以本族土家语为主要演唱形式,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对神”的敬畏,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用于祭祀、奔丧、祈天等法事活动中;摆手歌是一种集歌、舞为一体的演唱形式,主要为土家族人举行特定活动时伴唱所用,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往往被反应在表演的内容中,因此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另外,哭嫁歌在土家风俗中出嫁的女方及家人在出嫁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在土家民歌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上轿等几个部分,细腻的表现了女方在出嫁前对婚姻的恐惧、家人的别离及婚后生活的担忧等内心复杂的情感。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土家族风俗歌因其广阔的内容、丰富多姿的形式,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劳作歌
湘西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内容,劳作歌可划分为诸多类型,仅劳动号子就可分为多种,如船工号子、排工号子、挑工号子等;田歌也就是挖土锣鼓,是一种有鼓伴奏的歌唱形式,用以在劳作过程中鼓舞士气和减轻疲劳。劳作歌是土家族人勤劳智慧的结晶,表达了土家族人的心声,唱出了土家人的民族精魂,并真切的反映了土家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勇于创新的社会现实。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特性分析
土家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的文化特性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特性,体现出了土家民歌音乐久远的历史根据及文化内涵,这些独特的文化特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信仰、知识水平等方面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对于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家族民歌音乐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民歌音乐都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如:土家族在祭祀时演唱的梯玛神歌”,在婴儿出生时演唱的喜花鼓歌”,在女儿出嫁时演唱的哭嫁歌”,以及在老人去世时演唱的丧歌”等。民俗文化的影响贯穿了土家族人的始终,也因此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我们总能在不同的民歌展演过程中时时感受着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厚底蕴。
(二)传统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来源于生活,记录着土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同内容的民歌演唱形式反映着土家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信仰以及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湘西土家族民歌是一种歌、乐、舞相结合的民歌艺术形式,自产生至今处处都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性。随着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其中,使的土家民歌在句式结构、内容及韵律上都发生了改变,以致出现了七言四句体、五句子歌等具有汉文格律特征的词曲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土家族民歌的文化样式。总之,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