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训练任务
任务1为VLAN基本配置;任务2为VLAN中继协议配置;任务3为跨交换机VLAN配置;任务4为VLAN间主机通信配置。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的好坏,是决定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笔者以虚拟局域网配置项目中的任务1“VLAN基本配置”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出以下教学活动。
课程预习:教师课前提供微课视频,学生结合教材及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课堂讨论:课堂上对预习的内容进行讨论。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引导,灵活采用提问、记分等手段适当地给予激励。新课传授:归纳性地进行新课传授,明确学习目标、相关实践技能和基本的理论知识。示范操作: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VLAN实例,也可以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进行演示。小组协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协同学习,完成VLAN基本配置的实验报告。回顾总结:小结 VLAN实践操作过程,分析常见故障及对故障进行排除,最后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项目考核:完成该项目实践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交换路由配置课程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诞生,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时要考虑模拟操作与真实操作相结合。虽然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作为网络通信的基本物理设备,笔者预计在未来十年间仍不会有太大变化。在此期间会有新技术、新标准出现,但也仍继续保持现有的模式与知识体系。随着笔者学校近年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购置相关网络实验设备,建立了一套相对较完善、针对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基地。未具备相关硬件条件时,可以采用仿真软件来教学,但模拟环境并不能完全体现真实的工作情况,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现今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也并不意味着就采用真实的网络设备配置取代模拟环境。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仍采用模拟加真实操作相结合。一是方便教学的组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到真实环境去进行操作。第二,也可解决现实设备不足的问题。其三,使用模拟软件教学可兼顾多种品牌的教学设备。弥补了真实操作环境中,品牌单一的不足。
如“VLAN基本配置”任务的基本教学活动设计中,示范操作和小组协作学习环节则可以分两种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一是采用仿真软件实施示范与学生操作,这样的话学生可以独自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二是采用真实操作环境,教师先在交换机上进行VLAN的基本配置操作演示,学生则采用小组协作的模式协同完成该实验。
五、课程考核方案
在课程的考核方面,采用70%的过程性考核与30%的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可同时加入职业技能考核,使教学考核标准与行业考核的标准贴近。
首先,过程性考核占70%。过程性考核包括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参照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进行总评并提出改进建议。过程性考核具体包括:课堂考核,包括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小组合作与展示等情况;作业考核,包括工作页的完成、课后练习等情况;阶段考核,包括阶段性的纸笔测试、实操测试、口述测试。其次,是终结性考核,占30%。终结性考核是学生根据任务情境的描述,制定网络设备安装与实施方案,并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满足客户要求。
六、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在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中,课程项目任务的安排是否科学严谨、逻辑是否紧凑尤为重要。而课程单元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是否能贴近实际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是一体化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现课程改革已初有成效,在课程内涵建设上还应当继续深入进行。同时,网络专业其他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也应顺势推进。笔者对该模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交换路由配置”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