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功能“软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文件指示、新闻报道等信息资源可以直接作为重要教学资料进入课堂,向学生宣讲和解释;学科与课程建设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合法性基础;经验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分享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
在教学活动安排中,教学资源的运行逻辑是:在服从党和政府指导性意见的前提下,遵循价值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一定数量的学生情况,合理地配给一定数量的师资、教学基础设施,并确定教学内容和开展科研工作,同时要给师生提供较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运行绩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显示出不同的运作状况,产生了不同的配置绩效。
1. 人力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师生比、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指标上显示出独有的特征。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师生比上在1:300~1:400之间;教师数目增长率小于学生增长率;师资十分缺乏;专职教师比重小,尤其是基础课,通常情况下,教学部只有两三位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有二十多位,占了很高的比例。还有,在教学任务分配上,讲师、助教和教员是承担高校教学任务的主力军,而教师一旦晋升为教授或领导,其授课课时大大减少,造成优质资源闲置;教学型教师相对过剩,科研型教师明显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专业上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为主;在学历上,以硕士与本科为主体,博士数目较少;在年龄上,绝大多数教师年龄偏大,都在35岁以上,有明显老龄化趋势;在学缘上,大多数教师均是本省师范大学毕业,且专业类似或相同。此外,在高校队伍建设中,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队伍的经营,遵循着“利益—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不是学科的发展逻辑,构成了一个个带有强烈的人为封闭性和内部行为独断性的“壁垒”和“堡垒”。
2. 物力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都会占用比较好的教室资源,一般是大教室,并配备有多媒体,但是高校普遍没有激励采用更先进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有些地方高校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图书资源比较缺乏;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缺乏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场地、设备以及爱国主义基地等。
3. 财力资源
高校大多资金被消耗在行政管理系统和重点院系或重点专业上,投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费比重偏小;有限的经费被用于实施其他项目,投入在教学科研上资金相对不足,因此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由于受有限经费约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条件,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而且常常陷入内无前进动力、外无竞争压力的尴尬境地。
4. 信息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教材为载体的信息和教材之外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以网络媒体、报纸以及手机等为载体,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为存在形式,具有普遍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载体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等特征。教师应该做到的是不但要灌输教材精神,而且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从海量信息中选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转化成可以进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在这一点上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教师一旦有了教案和PPT,就会走向路径依赖,不思进取。
5. 学科与课程资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结构、绩效与配置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