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尽管目前高职的大学英语教材品种多,质量优劣不一,但是大部分教材还是包含了一些英语经典作品,教材内容涵盖了文化、民族、风俗,也涉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以及思想品德等。这些语言优美的教材内容充分展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职业素养,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英语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例如,可以利用课文I Love This Game来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的风气;Dancing Beijing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The Killer Smog则让学生认识到美国的环境污染并且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Attack On America使学生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而Rethinking Skyscrapers则使他们认识到摩天大楼的不足之处;China’s First Spaceman Yang Liwei无疑更是增加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教材中的对话部分有些内容则更是直接教给了学生如何在工作中表现出得体的行为。实际上,只要老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教材中也就不缺少用来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3.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长期以来的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是以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为主的“课本加粉笔”模式。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面向众多的学生讲授统一的内容。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较远。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就是在车间或实践场地进行的。那么英语课程是不是也可以到这些场所去上课呢?
英语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这些技能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活动展开的。从理论上讲,听说读译的活动对场所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那么,英语课到车间去上会怎么样?实践证明,到实训模拟室,到车间去上英语课学生非常喜欢,而且有了工作场所的真正的体验。
当然,到实训场所,到实习车间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与这些场所或与某种职业纯粹没有关联的内容不大适合到这些场所去教学。那些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是非常适合于到场景中去进行教学的。
4. 重视职业英语培养职业素养的作用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完成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后,还需要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以便让学生对所学英语有所应用。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把学生引入专业英语的大门,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继续学习应用英语打下基础。显然,专业英语比起普通英语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更加密切。这就更加容易在这门课程里培养学生的显性和隐性的职业素养。
对于专业英语,英语老师完全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实训实习场所开展教学任务,甚至可以直接到真实场地来个现场教学。比如“导游英语”可以到导游模拟实验室去上,或者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直接到旅游景点进行教学。“护理英语”可以去护理仿真实验室上,“汽车英语”更可以去汽车车间上。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
需要注意的是,广大英语教师由于没有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在专业知识问题上往往存在不如学生的表现。一方面我们英语教师要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比如遇到专业术语、专业词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等时可以直接提问学生,或让学生讲给全班学生听。既复习了专业知识又学习了英语,一举两得。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也要积极学习所教学生所学专业的概要知识,最起码有个大致的了解。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排课时也可以考虑把英语老师较为固定地排在某个系或某些相近的专业教授英语。
5. 提倡英语教师下企业,提高英语教师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公共英语课程和英语教师被边缘化的现象。比如在评优要求中就有企业实践经历的要求。而在企业实践要求中又都是针对专业课教师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英语教师到企业锻炼见习,同时也不允许英语教师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显然,这样的政策导向不利于英语教师发展,也不利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从改革自身和英语教学两方面出发,争取变被动为主动,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和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刍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