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室教学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工作室制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以生产项目为主要内容,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为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工作室承接的项目任务,教学的课程和教材内容更注重规范性、实用性,主要采用现行公路、桥涵及隧道的施工、设计、养护、检评规范和规程,这些规范规程是工作室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依据。教师和学生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项目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掌握了规范规程里面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后能更好地将专业技能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如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路况评定和工程检测工作室项目之后,基本熟练掌握了工程试验检测技能,具有获得试验检测工程师或助理检测工程师证书的能力。工作室教学不断地跟踪行业的“四新技术”,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极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2. 工作室教学提升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以企业项目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企业的商业化属性。工作室通过承接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师生参与完成工作室生产项目,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劳动付出,会有一定的报酬。由于工作室充分利用了校企双方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与环境优势,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同时,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时,也会更主动、更积极、更有动力地为企业服务,这也是能让教师长期在工作室兼职的根本原因。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承接的工程检测项目,覆盖了省内大部分高速公路路况评定、桥隧构造物定检方面内容,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工程检测成本,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的任务。工作室教学解决了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有效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节省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服务了区域经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教育是以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知名专家为主导、路桥专业的企业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行实践教育、特色教育、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工作室教育以承接企业项目作为任务导向教育,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解决了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教育为区域交通建设发展服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捷,吕启明,左玮玮.高职院校专业工作室建立和运行探索[J].中国发展,2013,13(3):84-86.
[2] 蒋新革,徐芳.创新体制共建高职双师工作室的研究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4):48-52.
[3] 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80.
[4] 魏仁辉,邹星,滕勇,徐小勇.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甘肃科技,2017,33(3):26-27.
[5] 余景波,刘美云,齐富磊.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2):24-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