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借助外力创设情境。即利用校园之外的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校园之外的资源既包括静态的资源,例如曲艺表演图片、曲艺表演道具、曲目作品文本、曲艺伴奏乐器等;也包括活态的资源,例如广西资深的曲艺研究专家、民间曲艺艺人、曲艺创作家等。这一创设情景的方式由于带有浓厚的新鲜感,因此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是专家的介绍、艺人的表演,还是各类图片、收藏品或艺术作品的展示,“外力”的新鲜性势必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无穷魅力,并透过曲艺了解曲艺背后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最终使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孟祥宁.温家宝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N].中国艺术报.2007—06—15.
【2】刘业锦.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J],南方文坛,1990(4).
【3】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01-04(11).
【4】王菊霞.历史课堂情景教学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5).
【5】张婷.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译介的思考——以武陵地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4).
项目来源:百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立项建设科研攻关课题
(作者介绍:李萍,广西民族大学2017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西部少数民族曲艺及其现代化发展;陆斐,百色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南方民族文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广西少数民族曲艺资源在高校民俗学教学中的应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