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空间进化转向空间变异:警惕当代中国城市的“底特律化”(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迷失在跨越途中的城市——以南京为例

以南京作为研究案例,并非源自它在表象上更尖锐和突出地代表了“变异”问题,相反,在中国城市发展大跃进中,它是做得较好的城市。不过,南京具有其他意义上的代表性。其古都气质所体现的丰富历史积淀,在中国当代史中地位颇重,同时又避免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因为特殊政治经济需要而形成的特异性。

南京城市之变异,与江苏“两个率先”高度联系在一起。从空间变化角度来说,南京的跨越从1988年长江北岸建立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其当代的跨越首先是从“中国第一高楼”金陵饭店开始的。以这两个事件为起点,南京开始了空间形态的剧烈变迁,既产生了许多如金陵饭店带来的自豪与欣喜,亦出现了不少散裂、错乱、僵化(死亡)、虚假、衰败的局部现象。

第一,城市日益离散化和碎片化。在空间变迁上,城市规模的扩大,是一种典型的辩证过程。本来相异的地点,通过联合而成为同质性空间,但却也同时使得整个城市碎片化了。借用数学语汇来描述这种辩证过程中与同质化相对的另一种运动:离散与分形。离散是指街区之间的孤立化,分形指的是不规则空间大量出现,从而使得城市显得支离破碎。这是与传统城市之连贯性相对的现代城市典型表象。之所以将之作为城市变异的一个问题提出来,乃是因为它们对城市扩张的意义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一个具有多方面影响的显著问题是,城市建设或更新过程之不平衡发展造成的空间分裂、阻隔和起伏。不平衡是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由于人类整体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不平衡性演化为资本积累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即为寻求高额利润,资本在空间中不停地流动,从而造成各地发展的起伏,成为资本积累的“跷跷板游戏”。

建筑和规划界常用这样的语汇来描述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东南西北轮流开发,然后是中心爆炸。这个说法形象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内部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整体空间的散裂。不难理解,由于投资重点的变迁,在同一空间内部,不同的区域此起彼伏,不仅其内部差异性极大地增强,而且直接造成了传统连贯性的消失。由于发展速度要求,以及对土地资源的争夺,空间形态变迁异常激烈。以青奥会为契机的城市更新,遂使南京城市建设全面开花,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大工地。

可以说,在今天中国,在商业(市场、资本)、行政(政府、权力)以及其他力量(如民间抵抗)不断角力、妥协和合谋中,多数城市的每一块地都重新犁过。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块、街区之间的关系呈现竞争性对立,从而造成整体功能、意象等方面的散裂。几乎在同一年开始的江宁大学城和仙林大学城便是例子。东南大学等15所院校入驻江宁大学城,南京大学等10所院校占据仙林大学城,加之各校老城原有校区,在空间上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实际上被分散了。每所院校尽管获得了巨大的办学空间(资源),但无论师生通勤还是行政管理等实际运行,都陷入空间散裂造成的诸多不便之中。正如高校两地办学提出的问题,空间的整体感遭到破坏,功能断裂更造成空间品质的恶化。居住/工作/教育,商业等功能的专业化和空间上的分割,使社区或街区意义上的地块呈现出单一品质,从而相互对立。这种离散化和碎片化的现象伴随着城市的更新。

第二,失落的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在特兰西克看来,未充分利用且衰废的空间便是失落空间。它有许多形式: “失落的空间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地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住宅项目。”由于国情差异,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空间之迷失或失落现象与美国并不一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失落空间,较之国际经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多变的意义。

近20年来,一方面,南京作为历史遗产的大面积失落空间的治理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则产生了不少更为零碎、难以处理的失落空间。就前一个层面来讲,从集庆门到定淮门段的外秦淮风光带、幕府山风景区、台城、玄武湖等区域的环境整治和更新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1990年代之前,秦淮河两岸是典型的失落空间,特别是清凉门至草场门段东岸被违章搭建以及废弃的工厂所包围。如今,该地已成一处公园,草场门至定淮门段也开发成为现代消费场。台城的整治,加之鸡鸣寺、九华山公园的扩建和翻新,不仅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景观,而且激活了西家大塘附近的整个空间。在后一层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失落空间。如因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冲击而衰落的长江航道客运业,从中山码头开始的沿江路整体都“失落”了,等待着南京打造“外滩”的宏伟计划。

在中国语境中,由于人口和土地压力,失落空间将来在各个城市都会快速减少,其最典型的形态将是两种:一是因为商业投机而造成的不同地块周期性地兴衰;二是由于利益分割和规划问题而产生的“边角料”和“多余”空间。多余的空间是一种空间的浪费,多集中于不必要的金融和商业建筑的广场,它显示了某种气派但没有实质用途。

第三,城市空间日益错乱,体现在结构失衡、意象混乱和视觉矛盾方面。从宏观角度来说,房地产开发中的“欧陆风”是最普遍甚至疯狂的错乱。其主要问题包括:建筑风格造成意象混乱,不中不洋,不伦不类;与周边建筑冲突,造成空间整体感或连续性的破坏;粗制滥造,在景观上审美的缺失。从微观角度来说,以金银街为例,这是南京鼓楼区的一条颇有名气的小楼,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和海外教育中心在此,青年外国人士常在此出没。经过多年积累,小街成了留学生们餐饮和娱乐之地。从某些局部风格和色彩以及在其中活动的人来看,这条街看起来似乎像欧洲风情街了,但有几个明显怪异的地方: (1)中间一段一座疑似违章的建筑,不仅没有拆除,反而在外墙色彩和风格上没有任何改变,成了整条街的在喉之鲠;(2)按照欧洲街道设计,街道整体是开放性的,但是在西苑至安中楼这一块(即南京大学房产)却装上了十分突兀的白色合金栅栏; (3)按照理想的功能.街道是不能停车的,但这条本来就不宽敞的欧洲风情街几乎每时每刻都停满车。造成这些怪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该建筑不在鼓楼区的管辖范围,它属于某军区的地产;二是在建设过程,中美文化中心的美方突然提出了中心师生的安全问题,结果产生了原计划没有的栅栏;三是中国式停车习惯,往往乱停私车,屡禁不止。在这个例子里,权力、利益还有长期的行为习惯,正是影响着我们城市形态的核心力量。由于它们的作用,空间形态产生各种变异和错位,成为文化表皮上的伤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从空间进化转向空间变异:警惕当代中国城市的“底特律化”(2)在线全文阅读。

从空间进化转向空间变异:警惕当代中国城市的“底特律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2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