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游戏:想象与规则发展的场域——维果茨基的游戏观透视(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虽然儿童在游戏中能“天马行空”,但是儿童并不能随意地把一个事物想象成任何事物,儿童还需要事物作为支点来支架他们的想象。反过来说,因为儿童缺乏自由替代的能力,所以他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象征符号的表现。因而,“游戏是介于幼儿时期里所具有的一种全然情境的限制与成人思考的一个阶段”,就是在意义的世界与视觉的世界之间产生出一种新的关系,即在思考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之间产生一种新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游戏的本质是过渡性的,是联通婴幼儿时期与成人时期的过渡性桥梁,它使人的整个发展具有了连续性。

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存有形色各异的规则,按福柯的观点看,这实质上是“无穷小的细节与无限大的权力”对儿童生活的规训。生活在这样的“规训”中,儿童的他律性道德、惩罚一服从定向的道德更多地打上了文化的、社会的烙印。惟有游戏,才为儿童创造了“自愿的”规则。儿童遵守游戏的规则是自发的,丝毫没有强迫之意。儿童不仅在行为上遵守游戏规则,在情绪上、心境上亦遵守着游戏规则。可以说儿童整个的身心灵都“自由地”在规则中“游戏”着。

因而游戏具有双重解放的特性:通过想象儿童从具体情境与视觉世界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规则的自愿遵守,儿童发展了人性的道德,从他律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一方面,游戏使儿童的发展定向于未来,使儿童更有能动性。另一方面,经由自愿遵守规则,儿童变得更自控、更自律、更道德、更有人性。儿童在游戏中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儿童既控制自身又解放自身的辩证法。想象与在规则内行动的自由,从内部与外部共同牵引着儿童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游戏永远不会消逝,它永远不会远离儿童,相反它永远与儿童、与人类俱在!因为游戏就是儿童成长为人的路径,是儿童成“人”的必经之路。在此意义上,游戏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发展趋势,游戏是儿童发展的一个主要泉源,为儿童的发展自动地创造出“最近发展区”。

五、想象、规则与游戏的发展轨迹

有不少学者认为,维果茨基所谈论的游戏主要限定为角色游戏、象征游戏、扮演游戏、假装游戏,这实质上是对他的误解,至少是一种狭隘的理解。维果茨基认为,游戏的发展与演变轨迹是“从带有明显的想象情境与隐藏的规则发展到带有明显的规则与隐藏的想象情境”,是从受全然情境的限制发展到成人的符号思维。从横向看,维果茨基所指的游戏范围非常广泛;从纵向看,儿童的游戏跨越了整个童年期。因而,维果茨基是以光谱概念,而非类别概念来谈论游戏的。维果茨基并没有限定游戏的范围,而只是圈出了游戏的关键的、核心的特征,那就是想象与规则。

想象与规则如同游戏的两翼,然而,翻阅游戏的研究史,可以发现只有“规则之翼”真正起飞了,“想象之翼”仍被困在原地。赫伊津哈在其《游戏的人》一书中认为,“游戏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游戏”,但这与文明齐翼的游戏的绝对表达力与控制力是规则,具体表现为“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当然,赫伊津哈也认为游戏是一种“意义隽永的形式”,怛他只是发现“游戏与创造性、非功利性思维的神秘色彩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也就是说,游戏与想象力、创造性之间没有包含关系,而只是一种类似的关系。布迪厄亦善于拿游戏类比场域,因为场域和游戏的相似之处在于规则的生成性与变通性,资本的价值由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决定。皮亚杰也将游戏的想象这一特征限定在描述性的范畴内,使后续的学者们在探讨游戏时,虽然都提及想象,但难以客观地看到想象对于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更看不到诞生于游戏中的想象在个体整个生命中、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与真实作用,进而使人们对游戏的认识停留在描述性阶段。实际上,想象不仅是儿童在游戏中实现愿望的中介工具,还是整个科学与人文艺术世界的基础。从这个意义而言,游戏能与人类文化、文明相媲美,因为它们的根基与本质都是想象。

想象与规则作为游戏的两个核心特征,它们各自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轨迹。想象不断地内化,从在游戏中需要具体的支点来支架到完全内化为符号思维。如果说儿童的游戏在于行动中的想象力,那么青少年以及成人的想象力则是一种没有付诸行动的游戏。规则则不断外化,从隐藏在想象之翼下到独自支撑起游戏的意义。经过儿童期,游戏看似解体了,但仍然在两条主线中得到了表达。想象发展成了文化创造的基础,规则成为调控文明的“杠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

[2]劳拉·贝尔克,鹰架儿童的学习:维果斯基与幼儿教育[M].古瑞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5.

[3][9][10][11][21][22][24][29][30][31][33]维戈茨基.游戏在发展中的角色[A].维戈茨基.社会中的心智:高层次心理过程的发展[C].蔡敏玲,陈正乾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141-163.

[4]麻彦坤.维果茨基对心理学的方法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7-141.

[5]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20.

[6][7]维戈茨基.研究方法的问题[A].维戈茨基,社会中的心智:高层次心理过程的发展[C].蔡敏玲,陈正乾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85 -115.

[8]G.G.Kravtsov, E.E.Kravtsova. Play in L.S.Vygotsky´s Nonclassical Psychology[J].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2010,48(4):25-41.

[12]Bert Van Oers. Insripting Predicates: Dealing with Meaning in Play [A].ln The Transformation oflearning: advances in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C].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370-380.

[13][17]Vygotsky. Imagin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In Robert W. Rieber&A.S.Car-ton(ed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Vygotsky(Voll)[C].New York: Plenum Press,1987:339-350.

[14][15][19][20]Vygotsk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hildhood[J].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2004,42(1):7-97.

[16]Natalia Gajdamaschko. Vygotsky on imagination: wh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ination is animportant issue for schoolteacherslJl.Teaching Education,2005,16(1):13-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游戏:想象与规则发展的场域——维果茨基的游戏观透视(3)在线全文阅读。

游戏:想象与规则发展的场域——维果茨基的游戏观透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1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