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扎西达娃后现代隐喻文本的建构(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扎西达娃后现代隐喻文本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在小说文本的投影,如莲花生、金刚舞、经幡、玛尼堆、哈达、藏医等等。藏宗教文化的魅影既是文本的纹理,也是文本的底色。在小说《骚动的香巴拉》中,作者以凯西公馆的历史沉浮隐喻西藏的现代化进程。整个故事情节神秘化,夸张的事实、超现实的荒诞、神秘的传说。他在小说中着力肯定了藏医的神奇,藏医们根据沙盘划出的星象命座图测出的天气预报,比西藏电视台每晚播出用现代科学一期测出的天气预报,更加准确。“他们不仅仅是患者肉体和精神的护理者,同时也是能够对人类命运进行占卜的预言师。”[5]藏医的魔法集中体现在琼姬身上,她本来是一只千年巨蚊女王,被僧人降伏,做了他修习密法的明妃,后来转世为人。后又被著名喇嘛的弟子利用“藏医”的神奇保持她的人形,但必须坚守处女的贞操,否则就会变成原形。但她没有抵挡住达瓦次仁爱情的诱惑,最终回归到生命最原始的物质形态。可以说,琼姬成为人是佛法和藏医共同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件荒诞离奇的事件,作者的叙述是严肃认真的,甚至在藏区很多人的也会坚信这样事发生的可能性,为什么这样?也许可以用著名的人类学家布留尔的“互渗律”观点来提供佐证。“作为集体表象之一的部分人和物之间的“互渗”。……我(作者)把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表象的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这是原始思维中“互渗律”原则也许成为人们解释这种现象可能性的依据。琼姬的变形正是原始思维在人类想象中的集中体现,这也许就是在所谓的“他者”眼中,西藏的神秘落后愚昧之处。但作者观点却截然相反,他在文中用明朗的笔调写道:“西藏人从来没有绝望过,他们怀着雍容的气度和朝气蓬勃的乐观主义精神蔑视着西方的文明和人类创造出的一堆垃圾。”[6]他们在雪域高原迎请未来佛,希望人们“彻悟,从一切无知和痛苦中获得解脱。”[6]
在此探讨基础之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一方面,扎西达娃后现代隐喻文本是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文学的“合谋”,是新时期文学转型大背景下扎西达娃独特的历史思考;另一方面,正是借助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使人们重新认识西藏的宗教文化精神内涵,内在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意识,重塑西藏形象及其承载的人文精神。因此,扎西达娃建构这一系列的后现代隐喻文本可以称得上新时期藏民族的“现代启示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康巴作家扎西达娃小说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1SB124]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绯:《魔幻与荒诞:攥在扎西达娃手心儿里的西藏》——《西藏,隐秘岁月》跋,扎西达娃:《西藏,隐约岁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方秀珍:《神秘主义:从祛魅到审美——扎西达娃小说论》,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扎西达娃:《扎西达娃小说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3月版。
[4]扎西达娃:《骚动的香巴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5]丁由译,[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4月版。
[6]尹季:《世纪末中国小说的乡土意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李占彪 四川康定 四川民族学院 62600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论扎西达娃后现代隐喻文本的建构(2)在线全文阅读。
论扎西达娃后现代隐喻文本的建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