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余华《第七天》的苦难叙事(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苦难叙事中的绝望情绪 
  余华的苦难描写中,也暗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十分喜好,并与苦难始终相随。绝望比超越更痛苦,也就是说绝望是一种彻底的感情。余华好像有意压制内心不断翻腾的与现实之间的仇火,抛弃世界所有真实体验,致力于制造非现实的绝望梦魇,同时也带领读者沉浸在充满绝望的梦魇之中,暗无天日。《一九八六年》中,主人公在街头自杀与人们在阳光下欢快生活形成鲜明刺眼的对比。余华《第七天》中对绝望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性的绝望 
  《第七天》中叙述“我”杨飞和城市白领李青、底层鼠妹刘梅和伍超之间令人心酸而又充满美好的爱情故事。在杨飞与李青不长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因李青的年轻貌美使公司里单身青年对她趋之若鹜。然而他们看中的只是李青的貌美,没有一个人真正认真的走进李青的内心。当一个追求者求婚失败后,遭受到的则是全公司人其他人的嘲笑与冷漠,在夸张和真实之间流露出都市人心冷暖。然而恰恰在大众的冷漠背后。“我”用温暖善良感动了李青,因此成就了这段短暂而美好的婚姻。在刘梅与伍超的爱情中,则让人读出了社会底层人爱情的无奈与真诚,读出了人们日常的“看客”心理。刘梅因伍超给她买了山寨的手机,就执意认为受到了情感欺骗。一时意气用事的她本不想跳楼,竟在诸多冷漠人们的怂恿下选择了鹏飞大厦。站在鹏飞大厦的鼠妹后悔就这样结束自己还年轻生命,但楼下的看客们的嘲笑、怂恿和挖苦,竟然使得使鼠妹在众人的掌声中丧命。在这段描写中,鼠妹的遭遇似乎让读者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那么的无奈与无助。《第七天》苦难叙事中体现了人性的绝望。 
  (二)灵魂的绝望 
  《第七天》中因举报弃婴而死于非命的母亲,死于没钱治疗癌症的养父,被当作医疗垃圾丢弃的27个婴儿,强拆时被活活压死的一对夫妻,商场大火中被烧死后瞒报的38个群众,被当作杀人犯枪毙的青年,在酒店失火中因索要饭钱而延误自己逃生的老板一家,为爱情一跃而下的鼠妹,因贫困而卖器官死亡的伍超等,他们在死的世界中也只能自己带黑丝自我悼念,再一次陷入灵魂的绝望。 
  对于灵魂绝望的表达不仅仅在《第七天》中有深刻体现,许三观“不可能摆脱命运的桎梏,荒谬的命运每一次都是考验生命延存的力量,以残酷的对自己血液的索取,换取人生的延续。”那十二次的卖血,虽然表面出卖的是身体,但却是灵魂绝望下无奈的必然抉择。余华对灵魂绝望的书写表现得赤裸裸,毫不遮掩。 
  (三)价值意义缺失后的绝望 
  《第七天》中讲述生死世界中绝望的苦难,人们在死后仍然得不到解脱,被没有墓地而不得不走向死无葬身之地。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充满着无奈与被迫,与之相对比的,则是死后世界的和谐、宁静和无忧。在那里,被砍死的公安办案人员与被枪毙的男子变成了互相依靠的一对棋友;在现实中深受歧视与苦难的鼠妹得到了众人的祝福与呵护,美丽地、心满意足地走向了安息之地;在火灾中拦阻客人不让走的酒店老板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又开始重新张罗起酒店来;但是,冥界的和谐、宁静、无忧与现实的残酷形成的强烈对比处处充满绝望。那一个个或被迫或含冤而死的孤魂,在宁静的冥界最终怎样安息?对此,余华进行了想象:有人帮助买墓地的魂灵就可以永远走向安息之地:孤魂野鬼、无人帮买墓地的魂灵只能永远留在死无葬身之地的状态。 
  余华想让那些可怜的死者能在冥界得到永生的快乐,而这快乐的地方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对于作者特意安排的结局,不禁把读者推下了绝望的深渊。《活着》中福贵的故事可以说很悲惨,但总还认为活着就有希望。但《第七天》的故事,在生的世界和冥界里苦难的同时存在,人在死后也无法解脱仍需要承受着苦难,导致了小说生命价值意义缺失后的深刻绝望。 
  三、苦难叙事中冷静节制的语言和灰色的细节设置 
  在精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可发现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淳朴、节制,让苦难更加直逼心灵深处;小说中很多处巧设了细节与伏笔,使得看似充斥荒诞与离奇元素的文本显得更加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为生、死世界建立了对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 
  (一)冷静、节制且不乏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对于《第七天》的语言,有网友认为“语言苍白,如白开水般”“文笔太差”“文笔浅显”。对此,余华很是惊讶,他认为“有人说语言怎么苍白,语言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的语言。我确实没有想到语言也有人骂,因为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的,我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陈晓明教授对网友炮轰新作语言不好,也感到非常震惊,“《第七天》语言不好,你还想要什么语言?那是有一种诗性在里头!”在《活着》之后,余华着重在语言中注入自己对世界的切骨体验,语言变得更为质朴、本真且不乏感染力。如在《第七天》中,“身后的哭声像潮水那样追赶过来。他们两个人哭出了人群的哭声。我仿佛看见潮水把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冲上沙滩,潮水退去之后,她独自搁浅在那边的人世间。”这两句接近生活的、淳朴真实的比喻在冷静、节制中充分地表达了那对年轻夫妻与自己年幼的女儿瞬间阴阳相隔的剧烈痛苦。文本中,透露的不再是两个年轻父母的痛苦,而是整个冥界灵魂的痛苦,更是整个阴阳两界所有存在所感受到的痛苦,从而在直白浅易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而这样的诗性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余华所要表达的是生者的疲倦与无奈、死者的忧伤与绝望,这里的世界到处灰色一片,容不得半点富有生机与生命意识的亮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论余华《第七天》的苦难叙事(2)在线全文阅读。

论余华《第七天》的苦难叙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1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