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高等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高校继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地方企业发展、地方社会服务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是推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机构,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地方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为社会培育出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高等人才。当然,在高校继续教育培养人才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作用的发挥。论文基于此背景,首先介绍了高校继续教育的概念,接着分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指出目前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作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2-0019-04
【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王敏(1983—),女,江苏宿迁人,公共管理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从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以各大高校为例,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各大高校成为了我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是培养高技能、高文化素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也对促进地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在实现社会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究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其目前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从概念来看,继续教育是在知识经济兴起的大潮中,为适应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对专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其教育主体是未能接受系统正规教育的非在职或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通过采取远程教育、面对面教育等教学方式,为学生获得能适应其自身发展的技能、知识、方法,创造可靠平台,从而促进有特定需要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实施主体来看,继续教育实施的主体主要为我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地方各大高校。从办学形式来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主要包括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种。其中非学历教育主要有资格证书考试培训、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骨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学历教育主要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形式。受教人员可以通过高校继续教育来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取高校或相关行业企业颁发的资格证书。立足当下,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服务地方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和必备途径,其兴起与发展符合国际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理念要求和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需求。
二、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围绕办学宗旨,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本着服务于民、造福社会的基本发展目的,在地方人才培养、企业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为高校紧密联系社会提供广阔的平台,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质量,有利于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通过人才培养、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撑等方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结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国内国际一系列发展限制因素,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和当下经济结构调整矛盾日益突出,高校继续教育在解决以上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带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有助于高校为地方社会培养、输送适用人才。人具有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当前,我国地方各大高校凭借独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在调研社会企业、地方发展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培养计划,在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及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吸纳并培养了较多具备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而人才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高校继续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成功范例来看,例如H高校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高校针对当地需求设置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进出口经济等方面的课程,恰好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输送了较多专业性人才,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S高校位于我国西部山区,高校设置了食品加工、农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也为当地输送了适销对路的人才,实现了当地经济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腾飞。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培养满足地方特殊产业要求人才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当地社会人才短缺问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第二,从技术支持方面,高校继续教育为当地各大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技术指导、技术援助、综合管理等服务,对当地企业积极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促进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转换器。而各大地方多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主,一般自身实力较弱,经济科研力量有限,亟须高校对此给予一定的技术人才支撑,令企业在产学研、深入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具体实现途径来看,各大高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引进,通过向企业推荐、引入自己研发的成果、技术等,并采用企业已有的生产资源、生产平台进行实际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模式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高校结合地方企业科研实力较弱等特点,充分运用自身的师资力量,让导师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对企业人才、技术等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从而使得企业从高校获取相关的技术支持、项目决策咨询、管理结构调整咨询等服务。例如位于我国沿海的Y高校,结合当地企业生产葡萄酒的现状,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对此引入先进葡萄酒酿造技术和葡萄深加工技术,并安排本校继续教育指导老师前去对企业高管进行战略规划及预算指导,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带动了当地企业顺利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进而,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对当地企业进行技术、知识支撑,有效推进了企业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带动了地方企业的持续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现象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继续教育依托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育设施优势,通过对当地下岗人员等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并积极吸纳学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岗位培训,有力地缓解了就业难、就业结构性人才矛盾突出等问题,也带动了地方人员创业激情的迸发,有力促进了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具体而言,随着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智能化、系统化系统已经逐步减少了工业对于人工的需求,大部分传统手工作业的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社会待业人员数量增加。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老少边穷地区,失业率的提升无疑从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为当地治安动乱、社会公序良俗等方面埋下隐患,社会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对此,地方各大高校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对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必备途径。通过知识传授、技能培训等有效促进失业人员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获得相应的技术知识,促使他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获取适应社会变化的技能,进而有效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和谐,为地方维护治安提供良好服务,塑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