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干部法治信仰养成的目标和途径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其一言一行对一般干部和群众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法律至上的理念。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必须从思想认识上着手,从意识观念上建构。首要途径就是通过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培训反复强化、持续量化、不断固化来实现和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自觉敬畏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牢固树立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要以宪法为起点,推及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循序渐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法治占据领导干部思想阵地,让法律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让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始终保持敬畏心、尊崇心、至上心。
2.养成守法用法的习惯。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必须从守法实践中检验,从行为习惯上考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思想看不见摸不着,行动最说明问题。不守法、甚至知法犯法者决不是法治信仰培养的目标。要通过对领导干部工作实践中恪守法律能力的培养、检验和纠偏,反复锤炼其自觉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将法律作为衡量工作效果、进行工作决策的重要标尺、长态工具,把一切工作都置于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下去约束、去考量,真正让法律治上在观念里成为思维习惯,在工作中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3.自觉宣传法治信仰。一种价值追求之所以能成为人们的信仰,起源于其强大的生命力,代表这社会的主流方向。法律至上之所以成为信仰,是由于其代表社会的公理和正义,代表者社会公众的追求。领导干部是少数,领导干部具有法治信仰不是最终目的,全社会以此为信仰才能说法律至上的观念获得了全部胜利。领导干部在这一进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是前提和基础。要通过有效的培养教育,让每位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把法治思想的传播作为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成为法律至上思想的播种机、宣传队、扬声筒,这既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的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法律信仰养成的更高层次要求,独善其身比较容易,兼济天下相对更难,一个能自觉担当起法治信仰传播重任的领导干部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更为纯粹的法律至上观念的坚定信仰者。
参考文献
[1]汪岳.法治信仰社会化: 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J].社会科学研究,2016(6)
[2]陈云东.树立法治信仰,建设法治中国[J].学术探索,2015(6)
[3]陈满玉,黄新根.公民法治信仰的价值内涵探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浅议领导干部法治信仰的养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