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业规模。企业规模也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Spell等(2000)认为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成本,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时,企业的成本才能更低。一般来讲,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往往惧怕或者无力承担高额固定成本而放弃一些人力管理实践,如广泛的培训、系统的考核等,而推动一些非官僚式管理实务;当企业规模比较大时,企业会倾向于采用成熟和正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系统的培训、企业内部晋升制度、长期雇佣、以行为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及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等。此外,制度学派认为,由于大型企业在社区中更高的可见性,他们更希望采用高级的和具有社会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获得雇主的认同,从而规模较大的企业会采取更多正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获得其“合法性”。因此,小型企业倾向于选择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型企业倾向于选择混合型或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企业年龄。企业年龄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和管理经验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心集中于招聘有能力的人才,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培训、人力资源计划、工作设计等,一般也都没有正规开展,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跳跃性和非系统性[7]。但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更加的正规化和制度化。此外,制度主义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历史越长,越是有根深蒂固的制度惯性,变革阻碍就越大[8]。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人事管理模式的影响,从而选择与之相似的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混合型或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人力资源部门的完备性。是否具有较为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完整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甚至不少中小企业缺乏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般来讲,只有当企业拥有较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主管时,才有能力建立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严格的绩效考核、公正的内部晋升,从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完备或缺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拥有完备人力资源部门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承诺型或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外部影响因素
1.人才市场竞争程度。人才市场是中小企业获取人才的最基本途径,人才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了中小企业获取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难易程度,因此,人才市场的竞争程度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人才市场竞争程度低时,人才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可供选择的人才较多,中小企业也不需要太广泛的招聘途径即可获得较优秀的、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的可替换性较高,中小企业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就可以留住人才。当人才市场竞争程度高时,人才市场供给小于需求,获取人才的难度和成本较高,中小企业需要增加人力资源活动的投资,一方面可以增加内部员工的忠诚度,防止员工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对外部人才市场的依赖性。由此可见,当人才市场竞争程度低时,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当人才市场竞争程度一般时,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当人才市场竞争程度高时,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行业技术特征。行业技术特征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之一,主要包括行业技术密集度(反之为行业劳动力密集)和行业内技术变化速度两个要素。在技术密集度高和技术变化速度快的行业,由于产品的技术较为复杂,且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的员工对本行业的技术知识有丰富的了解,并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技术快速进步的要求。而在技术密集度低和技术变化速度慢的行业,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低成本,员工的任务多表现为重复性的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其较低。因此,在技术密集度高和技术变化速度快的行业中,中小企业倾向于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技术密集度低和技术变化速度慢的行业中,中小企业倾向于采用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小企业倾向于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对中小企业来讲,如何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需要建立科学的选择模型,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选择。
1.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是指对现有人力资源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执行情况的评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基础。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厘清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管理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制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具体过程为:首先,确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承诺型、控制型和混合型三种;其次,确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与上述三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最后,根据影响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进行综合比较,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就是根据既定的模式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容,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过程。任何优秀的管理模式都需要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具体而言,当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确定以后,首先需要确定是否设立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然后制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具体内容,如人才招聘标准与程序、培训计划、薪酬管理制度等,并按要求对企业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