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战略的薪酬管理模型
战略性薪酬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框架和思路,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全盘思考。既要考虑薪酬管理体系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促进关系,又要考虑薪酬管理体系内部不同层面和架构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同效应,最终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如图1所示)。
图1战略性薪酬体系模型
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不能孤立地去考虑单个制度或者某一个模块下的若干个制度,而应该在企业战略的框架下,基于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战略的要求去通盘考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从小到大,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初创期,他们往往根据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如从工资制度考虑奖金制度甚至股权激励措施。这些制度在不同的时期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但如果没有整体的考虑,而忽视了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之间关联性的话,就可能会导致不同薪酬制度之间难以发挥协同效应甚至出现冲突。因此,在战略性薪酬管理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薪酬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真正达到促进企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构建步骤
1.梳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了解其使命和远景,这是成功实施战略性薪酬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了解阶段性企业的发展重心和着力点,才能通过薪酬战略的制定产生激励效果,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这里,可以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白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企业的战略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
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各项业务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员工的分工协作体系。做好岗位职责的设计工作,这既是每个员工作为企业一员发挥自身价值的基础,也是企业组织架构中最为基础的构成。根据业务流程,不同的岗位构成相应的部门,相互协同发挥作用。同时,要根据行业属性、企业发展阶段、员工数量和劳动复杂性程度等因素,设计合适的管理幅度和层次,既保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有效引导,又要避免人浮于事、过于僵化的管理体系。最后,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以及不同独立业务条线之间的问题处理模式。
2.制定薪酬战略。在明确企业整体战略的同时,首先需要对薪酬管理系统建设的战略有一个规划。正如上文所说,行业的差异、企业发展阶段的差异甚至企业家经营管理理念的差异,都需要企业制定差异化的薪酬战略。这其中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其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通过结构化的薪酬体系设计,需要能在短期内有效推进即期经营目标的实现,能在长远发展上为企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前,首先要明确本企业的薪酬战略是什么[7]。
其次,需要分析影响薪酬战略的相关因素,这里主要是从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阶段两个角度进行审视。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性能力,需要薪酬政策导向的相互适应。比如崇尚狼性文化的进攻性企业需要匹配高激励的薪酬政策,不然企业文化难以落地和执行。当然,薪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企业文化,成为塑造企业文化的驱动因子。同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也各不相同。因此,薪酬政策必须和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关联,抓住不同阶段企业的战略重点和业务重心,利用薪酬政策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引导实现员工满意度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最后,可以对企业设计具体的薪酬战略,在其中需要把握好设计的基本准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公平是薪酬体系的基础,只有达到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员工才会认可和接受薪酬管理的约束,真正发挥激励作用。二是激励性原则。薪酬战略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能够有效激发员工能力,让员工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在公平基础上的差异化激励,既不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有效激励和鼓励那些为公司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三是竞争性原则。薪酬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外部市场的竞争性,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只有保持最有吸引力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四是合法性原则。合法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底线,薪酬管理同样如此。偷税漏税等行为虽然一定程度上带来员工薪酬的表面增长,但将会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隐患,最终会降低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不利于员工的稳定和持续的成长。
3.确定具体的薪酬体系。目前,常用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其实质是企业依据员工所从事的工作自身的价值、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水平以及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任职资格确定其基本薪酬水平。[8]可以看出,岗位薪酬体系是基于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设计标准的薪酬体系,而技能和能力薪酬更多地是通过考虑员工个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来确定薪酬。
在体系确立的基础上,需要确定整体的薪酬水平。通过对员工的调查,得出岗位价值评估的分数,计算出所有层级的相对系数,也就是薪酬层级系数,从而各层级员工的薪酬总额就可以确定。接着,对于薪酬的组成结构进行确认。作为国内企业而言,目前仍然是把物质薪酬作为薪酬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力量。主要的物质分配形式有工资、福利、津贴、奖金与激励等,根据公司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要求,以及不同职类和职层人员的激励特点,运用不同的分配形式进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的效果(如表1所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管理,需要有特定的单独方案设计。比如公司的高层职业经理人、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有专业能力的技术研发者等。
4.形成薪酬制度。在战略性薪酬管理体系确定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其固化下来,形成公司的薪酬制度。通过书面化的规章条例,一方面可以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所执行的薪酬管理标准,明白自己的薪酬定位以减少员工的抱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企业的整体战略和薪酬提高的途径告知员工,加大团队的凝聚力。
三、案例分析:以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由于篇幅关系,这里无需对每一个设计阶段进行详细说明和展示。下文中将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为A公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战略性薪酬管理及其体系构建(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