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构建开放管理机制,实现精致人力资源管理
新时期,管理理念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管理思想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需要工程施工企业构建开放的管理机制,实现精致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将制度的刚性和人文情怀有机结合起来。工程施工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既要维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刚性的一面,严格按照制度实施管理,不能以主观感情取代制度的刚性。同时,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要充分倾听员工的心声和实际需求,给予员工以人性化的关怀,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确保员工合理利益。其次,完善考核机制,确保机制的完善性。目前不少企业通过量化评分方式进行职称晋升,评分要兼顾多方面因素,包括分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专利、工法、科技奖等)、学术能力(论文、论著)、工作业绩(从事的大型工程施工业绩、参与的工程获得的奖励等)等,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合理、科学。
3.3管理方式多样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在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上,目前主要由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群众参与不够。这就需要工程施工企业转变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员工参与到管理中,形成涵盖多部门、多主体的管理组织机制,并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倡导自主管理,从而实现多样化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高。
3.4优化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新时期,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这就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工程施工企业要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持续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既要发挥传统学习平台、讲座、专题学习等作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又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发展,能够胜任新时期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要发挥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积极作用,鼓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最后,要发挥业务骨干辐射效应,形成以管理骨干为中心的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
3.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精准人力资源管理
新时期,工程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粗犷式管理方式,实现精准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激励既要注重物质激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事业激励,充分利用企业宣传平台,结合企业选树学活动,在企业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实施差异化激励,要充分考虑员工学历、工作年限,注册类证书持证等差异性,根据员工考核的不同成绩优化职称评比,通过分值量化申报中级、申报高级工程师的资格等,项目经理、总工等岗位要求具备高级工程师及一级建造师等持证要求,对新进人员可以制定长效发展计划,例如5年发展计划,入职第1、3、5年从技术员、技术主管逐步成长为总工、项目经理,对于特别优秀的可以选拔至管理岗位任职。此外,结合薪酬激励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工资中开辟一块专项的职称工资,对于不同级别设置相应职称工资金额;对于有关岗位暂未取得资格但因工作需要,需要在相关岗位任职的,给予1-2年取证过渡期,过渡期内岗位工资打折发放;另外对于取得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证书的可以适当发放持证费。
4结束语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的高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从而激活企业员工潜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8(8):80-82.
[2]刘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6(5):55-5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