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范各项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科研事业单位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定各项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公车使用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等。设立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岗位相关人员的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联签制度、授权批准制度、独立稽核等。完善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重要岗位轮岗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主管部门制定的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条例。根据财政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审批程序。财务人员依法依规审核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真实性。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年终实行预算考核,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全程监管,每半年进行课题检查,严格经费报销程序,项目负责人实行“一岗双责”的制度。建立科研用房等基建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对基建项目进行议事决策、项目实施、款项支付、竣工决算、审计相分离。在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及基建是最容易产生腐败的地方,这两项制度应该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各项法规执行,才能有效的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4)建立廉政风险持续跟踪监管机制,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科研事业单位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推动内部控制工作日常监督,把科研、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综合监管制度。科研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对所属的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财务、基建、政府采购等环节进行监管,督促事业单位的领导廉政为公。事业单位要建立网络监管机制,上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实行动态实时监管,使资金更合理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单位需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征求意见,不记名问卷调查和群众评议等方式。对于出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执行不到位行为,层层追究有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把权力配置、行使、监督相互分离,把廉政风险防控融入科学研究工作上,有效促进单位领导廉政和勤政。
(5)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应检查和评价单位各项制度的风险范围来协助防范舞弊和预防风险。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轮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审计部门设立举报热线,建立由审计部门负责人进行管理的有效的举报案件管理程序,同时,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审计业务水平、审计法规素质,增强服务意识,也是强化审计部门权威性的有效举措。审计部门应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舞弊检查,如采购制度、基建招投标制度、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检查情况作出评价,及时纠正潜在的舞弊行为,做到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程序合法合规。事业单位建立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把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科研事业单位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两者密切相关,廉政风险防控是实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是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内部控制规范为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科研单位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评价与维护方面的作用,使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配合,发挥内外联动作用。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修养及廉洁自律教育,把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渗透到每一个职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防腐倡廉,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稳步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陈青.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经济师,2014(3).
3.杨根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观察与思考,2014(2).
4.刘梅,苏婷茹,刍议高校科研经费廉政风险防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5.周良法.完善水利系统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水利,2014(1).
6.邹远娥,财政廉政风险产生的诱因及防控对策.西部财经,2013 (12).
(责任编辑:刘海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浅谈科研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