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企改革;国有资产;证券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43
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媒体交流会上披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展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
混合所有制成为国有企业“十项改革试点”的重要载体,而国有资产证券化则成为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1.1证券化是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国有资产证券化;二是引入“非公”战略投资者。
国有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改革的大方向,主要因其能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具有规范企业制度和约束企业行为的功能,在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落实,信息披露机制得到改进,内外制衡机制得到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完善。
1.2证券化是盘活东北地区国有资产的理想手段
2016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提到将在东北三省选择部分国企开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全面深化东北地区国企改革。
东北地区较多国有资产属传统制造业,受到“去产能”等经济形势及政策影响,目前市场估值低,利用上市平台实现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国有资产估值水平通过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恢复到相对合理水平,与此同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融入运营资金以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有利于东北地区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3充分利用国有上市平台,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多种方式。在短期内实现整体上市尚有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下属上市公司平台增发股份是提高国有控股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的快捷手段。
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融资具有低成本且快速筹集资金、分散风险投资、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功能,能拓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并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2 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国有资产证券化对于国企改革的影响,本文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为例,统计近期国有企业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而分析讨论国有资产证券化对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盈利能力、杠杆率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选取同期未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排除同期大盘波动带来的系统性影响,进一步支持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对于国企改革影响的理论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深化国企改革新思路———国有资产证券化作用探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